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删除4字节 、 2009年4月29日 (三) 14:37
无编辑摘要
各廟除主神以外,還各有若干神靈陪祀,如:[[清水祖師]]、[[善財童子]]、福德正神等。神像前均有香爐,爐內焚燒線香。據稱,這些神像和香爐都來自中國大陸的家鄉,甚至香爐裡的香灰也是從故鄉的廟觀中分來的。各廟由同姓同族人推舉人管理,稱爐主或頭家。每逢神誕之日,就舉行祭祀儀式,或請乩童行法,或求神示,或請靈符。這些廟觀並沒有專職的道士行儀,當是華人信徒根據故鄉的信仰習慣自己建造的廟觀,集中體現了華人的民間信仰習俗。
===馬來西亞道教組織===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馬來西亞的道觀已有相當的數量。據1983年的統計,馬來西亞的華人社團共有3582個,其中宗教團體和廟觀有405個。這個數字遠遠不能反映實際狀況。
這五項宗旨是馬來西亞道教聯合總會按照該國實際情況以及對道教文化的正確認識確定的,已經得到該國各州道教界人士的贊同和響應。馬來西亞內政部副部長黃家定在接見馬來西亞道教聯合總會人員時希望,將道教內涵及價值精神,通過正統正宗發揚將使華社獲益,也會得到政府的鼓勵及支持。從成立起,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就在社會上開展了廣泛的宣傳活動,在吉隆坡、檳城和馬六甲等地舉辦「道教研討會」傳播道教正信,發揚道教文化。同時,在社會上代表道教,維護道教合法權益,在《星洲日報》和有關机构舉辦的講座會上,針對部分不了解情況的人把神棍詐財騙色事件歸罪於道教的錯誤言論,秘書長何遠平作了正確的說明,獲得了與會聽眾的踊躍的響應。《星洲日報》報道此次講座會時的通欄標題,就是引用了何秘書長的發言:「正統宗教不危言聳聽,分辨正邪靠自己」。
===德教中的道教影響===
1952年,馬來西亞在華人中還出現了一種新宗教,名為德教。據稱,目前馬來西亞已經有了57個德教組織,主要的有紫新閣、新山紫書閣、馬六甲紫昌閣、巴株巴轄紫英閣、檳城紫雲閣和古香紫霞閣等。德教創立於1938年的中國廣東潮陽縣,由柳春芳和楊筠松扶乩降鸞創立德教救世。到1940年,潮汕地區已經有了19個德教組織,參加者在1萬人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教傳播到了東南亞地區。德教的活動場所稱為「閣」。在閣中,德教供奉[[老子]]<ref>道教的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ref>,左右兩側奉祀柳春芳和楊筠松等師尊。在前面供奉稱為[[玉皇天尊]]、關帝、呂祖。另外,還設有道濟師尊<ref>濟公</ref>和[[觀世音]]的拜殿。因此,從德教的神仙體系來看,德教是三教合一、以道為主的民間宗教。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