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8字节 、 2015年12月12日 (六) 14:10
无编辑摘要
嵩山又名嵩高山,為五嶽中的中嶽。在河南省登封縣境內,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道教稱嵩山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六洞天。
嵩山道跡甚多,最早有周靈王太子晉,被道人浮丘公接上嵩山。今太室山東有浮丘峰,西有子晉峰。漢之張陵,魏之左慈,晉之鮑靚,相繼入嵩山修道。至北魏,道士[[寇謙之]]隱居嵩山七載,感 [[ 太上老君 ]] 親臨嵩山,授以天師之位,賜以《 [[ 雲中音誦新科之戒 ]] 》二十卷,令其宣此「新科」,清整道教。隋唐是嵩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如上清派宗師[[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均曾隱於嵩山。宋元時,又有道士許昌齡、賀蘭棲真、喬志高等入住嵩山。明清以後,嵩山道教漸趨式微。
北魏時,嵩山已建嵩嶽廟。隋唐時,先後建有嵩陽觀、隆唐觀、太一觀等宮觀。宋元間,又增建紫虛觀、天封觀、承天宮、長春庵等宮觀。明清以後,除中嶽廟屢經重修外,其他宮觀大都傾圮。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