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藏冊數=6
}}
'''洞玄靈寶定觀經注''',又名《定觀經》。原不題撰人。據卷末題識,應為唐代道士[[冷虛子]]所作。[[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卷十九已引此經。趙希弁《郡齋讀書後志》亦有著錄。今本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雲笈七籤]]》卷十七亦全錄其文。此書有經有注,皆出於一人之手 。 經首即對《洞玄靈寶定觀經》名稱進行解釋,以為:「靈」即神,在天為靈;「寶」即珍,在地為寶。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群品,則厚載萬物。又言:此經如天如地,能覆能載,有靈有寶,功德無窮;證得此心,故名靈寶。「定」即心定,如地不動,「觀」即慧觀,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等修,故名定觀 。經文 乃 稱 天尊告[[ 左玄真人]] 來闡發修道之事,主張修道需要做到如下狀態:舍事安坐,內觀心起,滅動心、凝空心,不依一法,息心精思、意安,寬急得所,自恒調適,制而不著、放而不動,最終達到「真定」。經文還認為: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舊業日銷,新業不造,無所掛礙,迥脫塵籠,行而久之,自然得道。進而,該書還闡述了得道之人的「七候」 , 言 以為得至道成、慧乃圓備。經文總述 修持定心觀慧之道 。教 ,讓 人捨棄外事 , 、 除滅念想 , 、 靜心內觀, 以求 了悟本性空無 。 ,並宣揚 久而行之, 則 自然得道成真 , 、 智慧圓明 , 、 萬法俱備。
==參考資料==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 ),第336頁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
[[Category: 洞玄部玉訣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en: Scripture for Contemplating the Marvelous according to the Lingbao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