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4,186字节 、 2015年11月3日 (二) 12:19
无编辑摘要
全真道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元以降,與[[正一道]]作為兩大道派延續至今。
 
== 「全真」釋義 ==
「全真」一詞早在[[王重陽]]創教時已經被提出,其詞義是對王重陽修行教法的總結。王重陽在向[[馬鈺]]傳道時曾受邀請到他城中的南庵居住,日夕與之問道。<ref>馬大辨:〈重陽分梨十化集序〉,載王重陽:《重陽分梨十化集》,收入《道藏》,第25冊,頁790b。</ref>該庵被王重陽題名曰「全真」,「全真」之名,亦由此而起。《[[金蓮正宗仙源像傳]]》中記載王重陽為此曾書一長歌〈全真堂〉,並對此作出解釋:
:堂名名號號全真,寂靜逍遙子細陳。
:豈用草茅遮雨露,亦非瓦屋度秋春。
:一間閒舍應難得,四假凡軀是此因。
:常蓋常修安在地,任眠任宿不離身。
:有時覺後尤寬大,每到醒來愈憂親。
:氣血轉流渾不漏,精神交結永無津。
:慧燈內照通三耀,福注長生出六塵。
:自哂堂中心火滅,何妨諸寇積柴薪。<ref>謝西蟾、劉志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重陽子〉,收入《道藏》,第3冊,頁372b。此歌亦收錄於《重陽全真集》,參王重陽:〈全真堂〉,載《重陽全真集》,卷一,收入《道藏》,第25冊,頁697a-b。</ref>
此歌顯示出王重陽追求寂靜逍遙的精神境界及摒除世俗欲求、重視內丹修煉的思想,而「全真」就是上述修行思想的總結。及後不少全真道士以至文人對「全真」一詞的解釋,都歸結於全真道的修行原則或方法。金源濤在〈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中就認為「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幻妄,獨全其真者,神仙也。」<ref>金源濤:〈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載李道謙:《甘水仙源錄》,卷一,收入《道藏》,第19冊,頁723a。</ref>由於王重陽的修行宗旨十分重視對性的內鍊,後世全真道士亦多以內丹面向來解釋「全真」。馬鈺弟子晉真人就曾在〈重陽祖師修仙了性秘訣〉中如此總結:
:夫全真者,是大道之清虛,無為瀟灑之門戶,乃純正之家風,是重陽之活計。修仙之士,學道之流,慎勿狂遊而參禪,且莫徒勞而問道。羣居慎口,累真功,獨坐防心,積實行。莫為小過而不除,休言微行而不積。心猿緊鎖,意馬牢擒。三逆散而神寧,六賊勦而意定。緩緩而抽添水火,微微而調息真功。清淨寂寥而低下,謙和柔弱而煉心,恭敬於人而有益。<ref>《晉真人語錄》,〈重陽祖師修仙了性秘訣〉,收入《道藏》,第23冊,頁697c-698a。</ref>
他在〈玄門雜寶十八問答〉中亦指出:
:夫全真者,合天心之道也。神不走,炁不散,精不漏,三者俱備,五行都聚,四象安和,為之全真也。詩曰:常行祖師教,日用老君心。鍊就真如性,豈不是全真。<ref>《晉真人語錄》,〈玄門雜寶十八問答〉,〈全真〉,收入《道藏》,第23冊,頁699a-b。</ref>
以「全真」作內丹修練解釋的還有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純]]。他同樣注重對精、氣、神的存養:
:全真道人,當行全真之道。所謂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氣、全神,方謂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點污,便不真也。<ref>李道純:《中和集》,卷三,〈全真活法〉,〈授諸門人〉,收入《道藏》,第4冊,頁501c。</ref>
李道純在《[[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中亦數次以「全其本真」來作註解,如註「無上」一詞時指「內忘形體,外忘聲色,養其無象,守其無體,全其本真,超出虛無之外,是謂最上一乘,無上可上也,故曰無上。」<ref>李道純註:《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收入《道藏》,第2冊,頁714c。</ref>在註「養其無象,象故常存。守其無體,體故全真」一句時,又釋為「予謂無象之象乃實象,故歷劫不壞。無體之體乃真體,故全其本真。」<ref>同上註,頁716a。</ref>綜合而言,「全真」一詞可解作「全其本真」,是全真道的修行教法與方針。
== 創教時期 ==
全真道創教人[[ 王嚞]] (1113-1169年),號重陽子,陝西咸陽人,出身富家,仕途無進,於是入道。他自稱於正隆四年(1159年)在甘河鎮遇異人授以真訣,自此棄家入終南山南時村居於穴中修煉,號其穴為「活死人墓」,自號「王害風」,佯狂裝瘋。大定七年(1167年),放火燒掉所住茅庵,雲游至山東半島,正式亮出全真旗號,收了[[ 馬鈺]] 、[[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這七大弟子成為全真道興旺發展的骨幹,各自形成門派,後稱「[[北七真]]」。王重陽在山東半島創教、傳教的時間只有三年,大定九年(1169年)秋,他留王處一、郝大通在昆崳山修煉,自己攜丘劉譚馬四大弟子返關中,抵開封而逝。弟子搜集遺留詩詞千餘首,編為《全真集》刊行。王重陽之後,大弟子馬鈺繼任掌教,其餘六真在山東、河北、陝西、河南等地傳教,在民間逐漸擴大了影響。馬鈺掌教期間,教旨以無為為主,離塵去俗,識心見性,以道士的樸素苦行吸引社會人士信向,尚未與統治者結上關係,也未營造宮觀。這是全真道發展的第一階段。
== 金朝末年的發展 ==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