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大小无更改 、 2014年1月3日 (五) 13:27
无编辑摘要
|中華道藏冊數=1
}}
'''《太上三天正法經》''',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經》。早期[[上清派]]經典之一,約出於東晉。《[[真誥]]》卷五稱:「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經目]]》著錄「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書。原書一卷,今《[[正統道藏]]》本分作兩種道書。一本題作《太上三天正法經》,收入正一部滿字號;一本題作《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經妙 》,收入正一部墳字號。據《無上秘要》引文,兩本原當為一書。
《太上三天正法經》為原書前半篇,乃[[太上大道君]]授,[[小有天王]]撰集,主要論述「三天正法」之淵源及盟授儀法。內稱太虛混沌分為九炁,凝成九天,有元始天王及九天真王等諸天高聖生於九炁之中。最初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並有上中下三真分治於[[三天]]。至黃帝時結土生民,始興「六天之治」。其後因三道盈虧,六天氣勃,九天真王乃授太上大道君「眾書真籙」,為三天正法,以制伏六天邪氣,除惡救善。經文詳述太上大道君傳授「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以及施用真文法籙之要訣,盟受儀法、信物等事。本篇叙事至此,未收真文符籙。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