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清明節,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又叫三月節、踏青節等。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有所謂「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年),清明節是其中之一。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遊樂的習俗。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西曆四月五日前後。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産有著密切關係。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清明節〉載南宋杭州清明節盛況說:市民隨處行樂,此日有賽龍舟可觀看,都市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卷七〈清明節〉載: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要出郊拜掃;宋皇室的宗室南班,也分遣諸陵行朝享禮;自清明節三日間,都城人皆出城上墳。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爲祖先上墳掃墓,上墳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道的具體表現,因此清明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

參考文獻

  1. 宋‧吳自牧撰:《夢粱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 宋‧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