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天尊
(重定向自救苦天尊)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神仙 |
神仙學說 |
神仙的特點 成仙的基礎 修仙的途徑 神仙的等級 |
先天尊神 |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三官大帝 四御 土皇 西王母 雷祖 |
星君 |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五星七曜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 斗姆 六十甲子神 |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 |
東嶽大帝 碧霞元君 雷部五元帥 雷公電母 龍王 雨師 風伯 |
土地神及地方保護神 |
城隍 門神 土地 灶神 |
財神和福祿壽星 |
財神 福祿壽星 |
冥司神靈 |
酆都大帝 十殿閻王 |
得道仙真 |
觀音 八仙 媽祖 關帝 呂祖 王靈官 臨水夫人 三茅真君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三山國王 |
由來
太乙救苦天尊,又稱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或十方救苦天尊等。據《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天庭中東方長樂世界的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或在天宮,或降人間,或居於地獄,或威攝群邪,無處不在。太乙救苦天尊能隨物應化,變化成仙童玉女、帝君聖人、天尊真人、金剛神王、魔王力士、天師道士、皇人老君、天醫功曹、男人女子、文武官宰、都大元帥、教師禪師、風師雨師等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此聖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
職能和奉祀
《太上三洞表文》中稱天尊有九,即:太乙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煉丹界天尊、法橋大度天尊、金闕化身天尊、逍遙快樂天尊、寶華圓滿天尊等。太乙救苦天尊居九天尊之首。太乙救苦天尊之職就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傳稱,人如遇到苦難,只要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太乙救苦天尊就會隨聲應化,幫助人解憂排難,化凶為吉。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昇仙。道教的主要宮觀一般都有太乙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常作天尊騎獅子狀。道教徒通常只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宋元以來,道教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名目繁多。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煉度》、《九幽燈儀》等等。在此類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以外,還主持以水火交煉亡魂、主持清蕩血湖地獄,破獄拔度罪魂等等。
參考資料
- 《太上三洞表文》
- 《太一救苦護身經》
-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