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指南宮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簡介

指南宮俗稱仙公廟,位於台灣台北市東南約十二公里的文山區木柵東郊指南山之山麓,被認為是台灣道教聖地之一。指南山舊稱「猴山坑」,「指南宮」之名,乃取其指定為天上南宮之意,蓋「呂恩主(呂祖)在天庭居於南宮」、「濟世度人必須要指南針」。指南宮按照呂祖「三教同體」的教義,殿堂設置以尊道為中心,兼祀儒釋。

歷史沿革

清光緒八年,淡水知縣王彬林往台履任時,將呂祖分靈迎奉往台。初供奉於艋舺(今萬華)玉清齋。其後,景美街許多鄉民因傳染病而死,當地士紳乃將呂祖請到景美,傳染病漸漸平息,更有雙目失明而重見光明者,多年未有子息而求助呂祖後得子者,遂令前往頂禮膜拜的信眾日多。

士紳們感念呂祖恩德,有地主捐出土地,乃於清光緒十六年在現址建指南宮。1920至1959年曾多次擴建。九一年開始,以不改變殿宇本貌的原則下,進行維時七年的重建本殿工程。

主要建築

指南宮為儒道釋三教同體的宏偉叢林。從最早供奉呂祖的本殿外,陸續完成了大成殿、凌霄寶殿、大雄寶殿,還有尚未竣工的地藏王寶殿,可謂五殿同立。以道教為主體的純陽寶殿又稱本殿,奉祀呂純陽祖師,中懸著「天下第一靈山」的牌匾;凌霄寶殿內有三清殿、三官殿等奉祀玉皇上帝、三清道祖與三官大帝;大雄寶殿又稱佛祖殿,奉祀釋迦佛祖阿彌陀佛藥師佛觀音菩薩,佛教為主體;指南宮後山的大成殿亦稱孔廟,為原來之清心閣所改建,奉祀至聖先師。

各殿的設計建築,巍峨雄偉,壁畫石刻,雕樑畫楝,全是名家精心傑作,充分表現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此外,還有奉祀土地公的福德祠,祠前有依地理風水而建的七星池,沿著池旁的石階往上走,可到指南宮迴廊,飽覽木柵觀光茶園的景色。而遍植奇花異卉的指南宮觀光樂園,豢養了各種珍禽異獸及天然鳥園,由於木柵動物園的開放,現不對外開放。

宏教及服務

與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合作成立的「中華道教學院」,設於凌霄寶殿內,設有圖書館、研究室、宿舍及活動中心,以文化和教育來弘揚道學。頌揚母愛的慈母像、為慎終追遠而設的往生祿位。舉行祈福大典,如九八年十二月三日至十二日進行的「護國祈安羅天大醮」,集合世界各地道教會長及會員,共同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指南宮登山步道及與台北市政府合作開發位於指南宮後方的指南露營場,是休閒活動的好地方,亦是假日時各社團青年活動的極佳場所。

慈善服務

配合政府救濟政策,興辦貧民救助,各項急難救濟,冬令賬濟,免費供膳,設置獎學金,濟助清寒學子等慈善服務工作,均不遺餘力。如九五年,文山區成立老人輔導中心,指南宮專案挑起輔導事宜。

計劃

  1. 繼成立中華道教學院後,籌設道教大學,使道教精神發揚得更光大。
  2. 積極籌劃成立文化館,讓後輩能在追溯過往文化之餘,發揚新文化。
  3. 籌建一座義診醫院,服務社會大眾。

聯絡及交通

地址:台灣台北市文山區萬壽路115號台北市木柵指南宮 電話:(02)29399920 傳真:(02)29392272 交通:公車236、237、282、512在政大站下車或指南客運1、2路直抵指南宮

參考資料

  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第四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282頁。
  2. 《靈山毓秀指南宮》,指南宮管理委員會出版,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