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七真
(重定向自五祖)
五祖七真是眾早期全真祖師的總稱。五祖是指五位全真開派祖師,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和王重陽。七真是指王重陽七位主要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和孫不二。兩宋時期南方的金丹道亦奉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和白玉蟾為五祖。元代中後期,北方的全真道融匯南方的金丹派,隨後全真道內部將原來的五祖稱為北五祖或老五祖,而將南宗的五祖稱為南五祖。此外,亦有人將南五祖、張伯端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弟子彭耜合稱為「南七真」。
五祖七真傳承
據《金蓮正宗記》記載,全真之道由太上老君傳之於金母,金母傳之於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傳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予鍾離權,鍾離權授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文予呂洞賓,又度化劉海蟾。呂洞賓、劉海蟾傳道予王重陽,王重陽開啟全真之教,度化七真。此後全真之道傳播日廣,全真道徒遍布天下。[1]
元代加封
元世祖和元武宗曾兩度褒封「五祖七真」。據《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所收〈元世祖皇帝褒封制詞〉和〈武宗皇帝加封制詞〉載,至元六年(1269年)正月,元世祖「命儒臣進加徽號」,下詔褒封五祖七真:
- 「東華教主」贈「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 「正陽鍾離真人」贈「正陽開悟傳道真君」。
- 「純陽呂真人」贈「純陽演正警化真君」。
- 「海蟾劉真人」贈「海蟾明悟弘道真君」。
- 「重陽王真人」贈「重陽全真開化真君」。
- 「丹陽先生馬鈺」贈「丹陽抱一無為真人」。
- 「長真先生譚處端」贈「長真雲水蘊德真人」。
- 「長生先生劉處玄」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
- 「長春先生丘處機」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 「玉陽先生王處一」贈「玉陽體玄廣度真人」。
- 「廣寧先生郝大通」贈「廣寧通玄太古真人」。
- 「清靜散人孫不二」贈「清靜淵貞順德真人」。[2]
至大三年(1310年)二月,元武祖再下詔褒封:
- 「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加贈「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
- 「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加贈「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
- 「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加贈「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 「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加贈「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 「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加贈「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 「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加贈「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
- 「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加贈「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
- 「長真雲水蘊德真人」加贈「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
- 「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加贈「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
- 「玉陽體玄廣度真人」加贈「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
- 「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加贈「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
- 「清靜淵貞順德真人」加贈「清靜淵真玄虛順化真君」。[3]
元政府這兩度褒封認可了「五祖七真」在傳承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