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5年11月6日 (五) 09:16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意為「洞穴」,為道家隱士所喜居處,如道經多記道士「岩居穴處」。又東漢劉熙《釋名》〈釋言語〉載:「通,洞也,無所不貫,洞也。」故「洞」亦有貫通之意。後道教地理有「洞天」一詞,在字義上可引申為「通天」意思。唐代司馬承禎在《天地宮府圖》〈序〉文中指出:「夫道本虛無,因恍惚而有物。氣元沖始,乘運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故道教認為進名山可通神。在唐代,道教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洞天福地」地理系統,如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說。此外「洞」亦被引伸為道經分類的「三洞」系統:「洞玄」、「洞真」、「洞神」。

參考文獻

  1.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見《道藏》,第11冊。
  2.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三洞經教部》,見《道藏》,第2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