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天臺派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5年11月3日 (二) 15:3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南嶽天臺派,上清派的支派之一。唐代上清派茅山為本山,至司馬承禎時又開天臺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馬承禎(647―735年)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天臺白雲子和赤城居士,河內溫人,晉王後裔,曾師事潘師正,居嵩山,傳其符篆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後止於天臺山傳法。武則天聞其名,召至都,降手詔以讚美之。睿宗時,又訪以陰陽術數之事。玄宗從其受法策,又為他在王屋山築觀。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卒,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曰貞一先生,並為御制碑文。司馬承禎居天臺山,和當時的許多文人士大夫來往密切,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李白等為「仙宗十友」,擴大了茅山宗(上清派)在文士中的影響。他在道教理論上也多所建樹,主要著作有《坐忘論》、《天隱子》等十餘部。曾經度玄宗皇帝為道士,並是武后、睿宗、玄宗三代帝王師。據〈唐王屋山中岩台先生碑碣〉等記載,司馬承禎在嵩山禮潘師正為師後,曾居天臺山,傳有女道士謝自然等弟子;在南嶽時,又傳有薛季昌等弟子。此後,薛季昌傳田虛應,田傳馮惟良陳寡言徐靈府、劉元靜,馮惟良再傳應夷節葉藏質,陳寡言再傳劉介,徐再傳左元澤,應夷節再傳杜光庭。以上除薛季昌、劉玄靜長居南嶽外,田虛應和馮惟良則先居南嶽,元和(806―820年)中同去天臺,其餘如陳寡言、徐靈府及其以後諸人皆長住天臺。

參考文獻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