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境關帝廟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0年10月26日 (二) 20:32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上海大境關帝廟

Emperor Guan Temple (Shanghai).jpg

主奉:關聖帝君
創立: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
地址:海市黃浦區大境路259號
 

上海大境關帝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大境路259號,其建築原係上海城牆西門北城箭台,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建廟,主要供奉關聖帝君

歷史

明清時期

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鄉民為了抗禦倭寇侵擾,建築縣城。北城設置萬軍、制勝、振武、大境4座箭台,後廢台改建4廟,大境關帝廟即其中之一。以大境閣為主體,主祀關羽,兩側附設財神殿、月老殿。崇禎七年(1634年)、清代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均加整修。嘉慶二十年(1815年),建三層高閣。道光六年(1826年),陶澍曾題「曠觀」二字額。道光十六年(1836年),東首增豎牌坊,蘇松太道總督陳鑾題額「大千勝境」。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增建熙春台。咸豐三年(1852年),毀於戰火,道士諸錦濤募款重建。咸豐十年(1859年),英法軍駐兵該廟,肆意毀壞。同治四年(1865年),洋藥捐局局董郭學玩修建。光緒十八年(1892年),道士蔣慶榮得到同仁輔元堂資助,重修。宣統元年三月,自治公所再修,改牌坊額為「大境」。

該廟朱欄高閣,高踞城樓。清代王韜《瀛壖雜誌》描述城下「槿籬茅屋,古樹叢篁」,「小澗平橋,紆迴始達。曠土數畝,間植桃柳,暮春花開,朱碧相映,時當祓禊,士女如雲」。並有詩稱:

飛樓壓城坳,雉堞屹環堵。
下臨竹千竿,風來勢飛舞。

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又有詩贊大境三層云:

想像長沙黃鶴樓,嵯峨百尺倚城頭。
偏陬荒訝無奇勝。大境三層拓遠眸。

以「勝境煙霞」,被譽為滬濱八景之一。廟由景興,香火旺盛。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上海拆城,為保留該廟,該段城基未拆。上海警察廳南市分局進駐該廟。民國五年(1916年),重修。民國三十六年(1949年),住持道士李錫庚主持大修。

大境關帝廟是當時上海重要道觀。民國元年(1911年)9月,道教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來滬,世界宗教會即假該廟舉行歡迎會。張元旭也在此廟召開道友大會。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7月,道教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又在此廟召開正一派道友大會。

一些曾經到過大境關帝廟的外國遊人在1920至1930年代對廟內的殿堂佈置曾經有過詳細的描述,說「它是一定非常美麗和獨特的建築,圍繞著它的是花園,而且在它的一個角上有一個池塘」,因此,「不論從哪一個角度都可以照出傑出的相片來」。

共和國時期

1940年代,該廟香火漸趨冷落,以出租房屋維持生活。解放後,滬南區道士以該廟為茶會處,每天上午道士聚會,成為經懺業務統一接洽處。1960年代,該廟改作工廠車間。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200萬元,南市區人民政府又集資700餘萬元,合計投資900餘萬元對大境關帝廟和古城牆進行大修。1995年10月,該廟與城牆修復一新,並作為旅遊景點開放。

關聖帝君像
信義千秋


參考資料


上海道教
組織 上海道教協會 上海道教學院
宮觀 黃浦區 大境關帝廟 白雲觀 保安司徒廟(虹廟)(擬開放) 城隍廟
長寧區 三涇廟
閔行區 排馬廟 諸翟關帝廟
嘉定區 嘉定城隍廟
浦東新區 一王廟 三元宮 社莊廟 南匯東嶽廟 航頭城隍廟 崇福道院 陳王廟 陳行關帝廟 欽賜仰殿 龍王廟 十澤道院 姚家廟 祝橋關帝廟
金山區 施王廟 鳳仙道院 張堰城隍廟(擬開放) 廊下城隍廟 興塔雙廟
松江區 天妃宮(擬開放) 松江東嶽廟
青浦區 朱家角城隍廟 青浦城隍廟 施相公廟 章堰城隍廟
奉賢區 上真道院 白沙廟 千歲廟 鄔橋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