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Feature03”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File:王重陽畫像.jpg|150px|thumb|left|]]
+
[[File:王重陽畫像.jpg|150px|left|]]
 
'''[[王重陽]]'''(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後因參加武舉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嚞(或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以「害風」為自稱,是[[全真道]]的開創者,被尊為「[[北五祖]]」之一。他上承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喦]]、海蟾帝君[[劉操]]的法脈。他在世時創立了全真道,傳教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南地區。其門下弟子甚眾,當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後世尊稱為「[[北七真]]」。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六年(1269年)敕封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進一步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王重陽]]'''(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後因參加武舉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嚞(或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以「害風」為自稱,是[[全真道]]的開創者,被尊為「[[北五祖]]」之一。他上承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喦]]、海蟾帝君[[劉操]]的法脈。他在世時創立了全真道,傳教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南地區。其門下弟子甚眾,當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後世尊稱為「[[北七真]]」。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六年(1269年)敕封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進一步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2016年5月19日 (四) 12:31的最新版本

王重陽畫像.jpg

王重陽(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後因參加武舉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嚞(或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以「害風」為自稱,是全真道的開創者,被尊為「北五祖」之一。他上承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喦、海蟾帝君劉操的法脈。他在世時創立了全真道,傳教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南地區。其門下弟子甚眾,當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後世尊稱為「北七真」。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六年(1269年)敕封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進一步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