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Feature”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File:Immortal_Iron_Stick_Li_by_Yan_hui.jpg|left|200px|]]
+
[[File:Dzjy.JPG|300px|left|]]
'''《[[蛤蟆仙人像]]》'''、'''《[[鐵拐仙人像]] 》''' 對軸 元人顏輝 畫作 絹本設色 縱191釐米,橫79.8釐米 。現 藏於日 本京 都知恩寺 《鐵拐仙人像》中背景是虛幻 遠山 前邊 的[[ 鐵拐李]] 側身單腿盤坐在山石上,身背掛袋 腰繫 葫蘆。鐵拐李昂頭凝視遠空,口吐仙氣,順著氣流的方向可看到有一個小人遠去 ,大 概是他靈魂 幻影 圖中鐵拐李造型怪誕 五官突 出, 特別 對眼睛 細膩傳神。衣紋的線條用筆也極盡動感 且暈染均勻。 幅烘染極為細緻,有如煙霧瀰漫的幽靈氣氛充盈著畫面,引領欣賞者進入詭秘 仙境
+
'''《 道藏輯要 》'''是 清代嘉慶年間(年1796-1820年)編纂 一套大型道教叢書 這套叢書分為二十八卷 以天上二十八宿依次命名 根據學者對 存各個版本的研究,基 可以肯定這套叢書最初是由北 覺源壇(又名第一覺壇)信士[[蔣元庭]](蔣予蒲,1796年-1820年)所編輯及刻印 蔣元庭先後主持刻印過數個版本,它們 裝禎、冊數及卷數不盡相同 較好 版本收錄的近300部經典中,約三分之二輯錄自《[[ 正統道藏]] 》和《[[萬曆續道藏]]》 而其餘約三分之 是「藏外」經典 ,大 多數為明清時期新 或新撰 經典 《道藏輯要》收錄經典的總數 隨着日後重刊而有所增加。《道藏輯要》的 版過程和其收錄經典 反映了清代中晚期的道教發展,尤其 當時[[全真道]]及[[呂祖]]道壇 狀況。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莫尼卡發起了[[道藏輯要研究計 ]] 旨在發掘、 理與出版關於《道藏輯要》 各類學術研究成果

2012年3月13日 (二) 12:22的版本

Dzjy.JPG

《道藏輯要》是清代嘉慶年間(年1796-1820年)編纂的一套大型道教叢書。這套叢書分為二十八卷,以天上二十八宿依次命名。根據學者對現存各個版本的研究,基本可以肯定這套叢書最初是由北京覺源壇(又名第一覺壇)信士蔣元庭(蔣予蒲,1796年-1820年)所編輯及刻印。蔣元庭先後主持刻印過數個版本,它們的裝禎、冊數及卷數不盡相同,較好的版本收錄的近300部經典中,約三分之二輯錄自《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而其餘約三分之一是「藏外」經典,大多數為明清時期新出或新撰的經典。《道藏輯要》收錄經典的總數,隨着日後重刊而有所增加。《道藏輯要》的出版過程和其收錄經典,反映了清代中晚期的道教發展,尤其是當時全真道呂祖道壇的狀況。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莫尼卡發起了道藏輯要研究計畫,旨在發掘、整理與出版關於《道藏輯要》的各類學術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