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093字节 、 2008年11月9日 (日) 23:06
新页面: {{道教音樂}} 據嶗山的道士說,早在西漢時嶗山就有了道士和廟觀,經文和經韻音樂也隨之產生。嶗山的道樂分布在一百二十多處宮觀之中,...
{{道教音樂}}

據嶗山的道士說,早在西漢時嶗山就有了道士和廟觀,經文和經韻音樂也隨之產生。嶗山的道樂分布在一百二十多處宮觀之中,依地理狀況而分「內山派」和「山外派」。從道樂屬性上看,嶗山屬於「全真」派,故其道樂以全真正韻為主體,但它又與山東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聯繫緊密,所以,嶗山道樂除與通行全國的「十方韻」有大體上的共性特徵外,又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嶗山韻」而聞名於道內。

== 嶗山韻及其特點 ==
「嶗山韻」分為韻腔與曲牌兩大類,從風格上看,「嶗山韻」整體上仍具有「十方韻」的音樂特色,但以「嶗山」命名的「嶗山韻」,如「嶗山吊掛」、「嶗山步虛」等經韻,就顯露出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多數經韻雖未以「嶗山」標名,但於演唱風格、旋法特徵及結構特徵上,具有很濃郁的山東地方情調。

[[Category:道教音樂]] [[Category:各地道教音樂]][[Category:山東]][[Category:嶗山]]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