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增加 50 位元組 、 2011年6月3日 (五) 22:02
無編輯摘要
<br style="clear:both;">
==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File:News_20110603.jpg|250px|thumb|right|長州太平清醮中的平安包]]6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等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列入第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個項目皆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
*長洲太平清醮是當地居民祈求北帝賜福消災的儀式,已傳承了百多年。據島民相傳,清代晚期,長洲曾發生瘟疫,島民死亡枕藉。為求消災,居民延請高僧和[[喃嘸]],在北帝廟前設壇拜懺,超渡水陸孤魂,更奉北帝神像綏靖遊行街道,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島民每年皆舉辦太平清醮,酬謝北帝神恩,保境平安。
*盂蘭勝會,兼具道教[[中元普度]]和佛教盂蘭盆會的傳統。香港的潮籍人士約120萬人,他們積極傳承潮汕的人文風俗。每年一度歷時一個月的中元節,旅港潮人均舉辦盂蘭勝會,於農歷七月初一起舉行,直至七月底止,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包括鬼門關、燒街衣、盂蘭節忌諱、盂蘭節神功戲、大士王、平安米、福物競投等。
<br style="clear:both;">
==保利拍賣過雲樓藏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
*[[File:Ge hong moving his residence (Guoyunlou Collection) by wang meng.jpg|200px|thumb|right|稚川移居圖]]6月4日,北京保利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拍賣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稚川移居」是常見的道教畫題,描繪東晉道士[[葛洪]](葛稚川)晚年攜妻子鮑姑和家眷移居廣東羅浮山[[煉丹]]修道的故事。元代王蒙共畫了兩幅《稚川移居圖》,一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幅即今次拍賣昔日蘇州顧氏過雲樓的藏品,據介紹前者是其早年作品,尺幅較大、設色較重,後者則是晚年創作的精品,圖上有韓性、倪瓚、陶復初、陳則等與王蒙同時或稍後的7位名人的題詩,以及明代收藏家項元汴等近20餘枚收藏印,極為珍罕難得。
*這幅《稚川移居圖》是過雲樓舊藏並收入《過雲樓書畫續記》。蘇州顧氏過雲樓是晚清民國歷史上有名的收藏世家。1960年代過雲樓藏品被查抄後,此畫作的下落一度杳無音訊。1977年,上海博物館書畫鑑定專家鄭為、承明世、鍾銀蘭在蘇州博物館重新發現此畫。三位專家為該畫能入藏上海博物館而積極奔走,但其後該畫已經被發還過雲樓顧氏後裔,現為過雲樓第五代顧篤瑄所有。[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1-05/29/content_22885106.htm 新浪網江蘇頻道]

導覽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