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心法”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4行: 第14行:
 
'''龍門心法''',又稱為《[[碧苑壇經]]》。清[[王常月]]傳,其徒孫[[詹太林]]校,唐清善演。王常月為[[全真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此為康熙二年(1663)於說戒於南京時,對邵守善、[[詹守椿]]等人所說「心法」。「將龍門七代家風。告諸大眾」,「接引愚蒙,闡明正法」。書後有邵守善、詹守椿跋,盞書即二人記錄整理;一說為施守平整理。書分上下卷:
 
'''龍門心法''',又稱為《[[碧苑壇經]]》。清[[王常月]]傳,其徒孫[[詹太林]]校,唐清善演。王常月為[[全真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此為康熙二年(1663)於說戒於南京時,對邵守善、[[詹守椿]]等人所說「心法」。「將龍門七代家風。告諸大眾」,「接引愚蒙,闡明正法」。書後有邵守善、詹守椿跋,盞書即二人記錄整理;一說為施守平整理。書分上下卷:
 
*上卷以〈心法真言〉冠首,列〈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捨絕愛源〉、〈戒律精嚴〉、〈忍辱降心〉、〈清靜身心〉、〈求師問道〉、〈定慧等持〉、〈審行修真〉十篇。
 
*上卷以〈心法真言〉冠首,列〈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捨絕愛源〉、〈戒律精嚴〉、〈忍辱降心〉、〈清靜身心〉、〈求師問道〉、〈定慧等持〉、〈審行修真〉十篇。
*下卷有〈報恩消災〉、〈立志發願〉、〈印證效驗〉、〈縹命延生〉、〈闡教弘道〉、〈濟度眾生〉、〈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功德圓滿〉十篇 清道光年間,又增入卷末〈參悟元機〉,並改書名為《碧苑壇經》,收入[[閔一得]]輯《古書隱樓藏書》。
+
*下卷有〈報恩消災〉、〈立志發願〉、〈印證效驗〉、〈縹命延生〉、〈闡教弘道〉、〈濟度眾生〉、〈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功德圓滿〉十篇 清道光 (1821-1850) 年間,又增入卷末 王常月所說的 〈參悟元機〉,並改書名為《碧苑壇經》,收入[[閔一得]]輯《古書隱樓藏書》。
 
 此書原只有抄本存於[[北京白雲觀]],同治十年(1871)始有刻本。現收入《[[藏外道書]]》教義教理類。
 
 此書原只有抄本存於[[北京白雲觀]],同治十年(1871)始有刻本。現收入《[[藏外道書]]》教義教理類。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2013年9月23日 (一) 11:14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龍門心法
編  著:王常月傳 詹太林校 唐清善演
卷  數:二卷
正統道藏: 字號
涵芬樓本第冊
新文豐本第冊
三家本第冊
道藏提要:編號
中華道藏:
第冊
 

龍門心法,又稱為《碧苑壇經》。清王常月傳,其徒孫詹太林校,唐清善演。王常月為全真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此為康熙二年(1663)於說戒於南京時,對邵守善、詹守椿等人所說「心法」。「將龍門七代家風。告諸大眾」,「接引愚蒙,闡明正法」。書後有邵守善、詹守椿跋,盞書即二人記錄整理;一說為施守平整理。書分上下卷:

  • 上卷以〈心法真言〉冠首,列〈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捨絕愛源〉、〈戒律精嚴〉、〈忍辱降心〉、〈清靜身心〉、〈求師問道〉、〈定慧等持〉、〈審行修真〉十篇。
  • 下卷有〈報恩消災〉、〈立志發願〉、〈印證效驗〉、〈縹命延生〉、〈闡教弘道〉、〈濟度眾生〉、〈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功德圓滿〉十篇。清道光(1821-1850)年間,又增入卷末王常月所說的〈參悟元機〉,並改書名為《碧苑壇經》,收入閔一得輯《古書隱樓藏書》。

此書原只有抄本存於北京白雲觀,同治十年(1871)始有刻本。現收入《藏外道書》教義教理類。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