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名山
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千山 武夷山 武当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终南山 阁皂山
齐云山 崂山 龙虎山 庐山
罗浮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以西15公里的岩前镇附近。

齐云山曾名列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早在唐朝乾元年间(758-760年),即有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天门岩。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方士馀道元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迨至明朝,齐云山道教活动日趋兴盛。山中道士常往武当山访师求学,以致齐云山宫观建筑、道规道制,多仿效武当。正德十五年(1515年)齐云山道士汪泰元仿武当山建玉虚宫于紫霄崖,建静乐宫于桃花涧;其门徒方琼真继师志建榔梅庵,并往武当山取榔梅植之。武当山号“太和”,齐云山则号“中和”,故古人称齐云山为“江南小武当”。

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頨奏令道众赴齐云山为皇帝建醮祈嗣,果获灵验,皇帝赐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嘉靖、万历两朝,龙虎山嗣汉天师祖孙三代先后留驻齐云山建坛设醮,道教正一派开始在齐云山发展势力,遂形成了武当山全真派与龙虎山正一派并存的格局。

明末,齐云山道场渐衰,清乾隆年间曾一度有中兴气象,但咸丰、同治年间,连年兵祸,香火凋零,殿堂亭阁、登山石阶又因常年失修而相继倾坍湮没。目前齐云山道教协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筹措资金,重修部分宫观。

齐云山上有著名的月华街。街上是古朴端庄的徽派民居,一些道观院房依山势巧布其中。街上的宫观以玄天太素宫最为雄伟。该宫坐南朝北,背倚玉屏、东钟、西鼓三峰,前为孤峰卓立、清秀挺拔的香炉峰,俨然天设地成的钟、鼓、香炉,天然造就的风水宝地。

齐云山拥有大量的碑刻和摩崖石刻,历史上曾多达一千四百馀处。由于长年风雨侵蚀,加上人为破坏,至今仅存四百六十二处。年代较早的是北宋大观、南宋绍熙年间的石刻,明清的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这些碑刻和摩崖石刻,真、行、草、隶、篆俱全,风格各异,具有极高的书法鉴赏价值。其中尤以摩崖题字中的“天开神秀”、“奇峰独拔”、“亘古奇观”等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齐云山以其独特的魅力,与黄山、九华山相互辉映,成为皖南旅游景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资料

  1. 安徽省休宁县旅游局编:《齐云山》,黄山书社1987年出版。
  2. 金永明:《齐云山游记》,载《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第44至45页。
  3. 杨泽善:《江南小武当──齐云山》,载《中国道教》1997年第3期,第55至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