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黄帝阴符经
编  著: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昃字号
涵芬楼本第27册
新文丰本第2册
三家本第1册
道藏提要:编号31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四子真经‧黄帝阴符经
第15册
 

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或以为战国秦汉之书,或以为北魏寇谦之撰,黄庭坚、朱熹则称此经出于唐李筌之手。综合各家之说,大体可信为唐以前道家古籍。经文在唐代已有两种传本,一本三百馀字,分作三章;一本四百馀字,不分篇章。后世传本多依违于二者之间。书中继承发扬哲学思想,阐发了天人相盗的盗机论以及道教神仙长生学说。“阴符”的含义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书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仅在道教思想史,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历代注本繁多,见解不一。著名者有唐道士李筌张果的《阴符经注》,南宋朱熹的《阴符经考异》。后世道教定其为必诵经书,为《玄门功课经》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今《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收入无注本一卷,四百馀字,分作三章,乃后世传本之一。此经注家甚多,《通志‧艺文略》已著录三十九家,《正统道藏》所收注本有二十馀家。各家注文或以《阴符经》为兵家权谋之书,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内丹功法注经,学者则以儒家性理之说释之。皆各随己意,未必合于经旨。原经本意,大抵言天地阴阳运行变化,与人事之间有相生相盗之关系,圣人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掌握天人暗合之机,使行为举动合乎天道,不违自然,则治国养生皆得其宜,可以长久矣。历代道流儒士多因此经言简意赅、深有理致而重视之,往往与老庄之书并列。

参考资料

  1.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页986。
  2.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一卷,页416至425。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第二卷,页74至75。
  4.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页332。
  5.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357至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