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道教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道教傳入

馬來西亞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包括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和馬來半島的南部。195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宣布獨立,1963年組成馬來西亞。根據1989年的統計,馬來西亞有人口1737萬,其中華人人口約佔25%以上,集中居住在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的西海岸。在有的城市,如檳城,華人佔56.1%。

馬來西亞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由於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的沙裴儀教法學派以及馬來西亞的國情,因此,馬來西亞仍保持著多種宗教同時存在的格局。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華人的佛道教信仰也受到法律的保護。

中國和馬來西亞的來往,從考古和史籍可知,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自明代以後,交往更趨頻密。15世紀初年,明成祖就曾經派遣宦官尹慶出使馬六甲(即滿喇加),兩年以後,馬六加之「酋」又遣使者回訪中國。鄭和七次下西洋,就多次途經馬六甲,並在馬六甲建立了補給倉庫。至今,馬六甲仍留有鄭和的遺跡。明末和清代又有一批批來自廣東和福建的華人到馬來半島上從事農墾和商貿活動謀生。

據17世紀的統計,馬六甲有人口4884人,其中華人有426人,約占1/10。到十九世紀初年,華人還只有千餘人。可是自十九世紀中葉起,隨著橡膠種植業、錫礦業的發展以及港灣和道路建設的需要,大批華人來到馬來半島。華人人數急劇增加。1852年,馬六甲的華人迅速增至10608人,1901年又增至19464人。1937年時,整個馬來亞的華人人數已達2114295人,佔當時總人口的41%。華人到馬來半島謀生也把中國的宗教信仰帶到了馬來亞。大約在17世紀中葉,在馬六甲出現了華人佛教寺廟「青雲亭」。十九世紀初期起,道教宮觀也陸續出現。

現狀

華人赴馬來亞時通常都帶有一隻小包裹。其中有的放護身符,祈求道符能保佑航海平安、謀生順利。有的則帶有自故鄉廟觀中請來的小型神像,以便在遇到風浪和疾病災難時隨時祭拜。這些神像中比較普遍的有媽祖關帝呂祖大伯公等。如果順利抵達馬來半島以後,華人就把神像供奉在海岸邊的木屋裡,或者自己家的土屋裡,讓其他華人共同祭祀。

直到現在,在西馬來西亞的東海岸和東馬來西亞的一些華人較少的簡陋的村落里,村民在紅紙上寫上神靈、祖先的名字,例如:司命灶君、大伯公、關公、木頭公石頭公以及石敢當等,將其貼在牆壁上或者柱子上,前面放一個罐當作香爐,就可以進行祭拜儀式。

隨著華人人數增加,華人財力和物力的雄厚壯大,華人就仿照中國故鄉的廟觀的式樣,逐步建立了各種廟觀,奉祀與故鄉廟觀裡同樣的菩薩神靈,並且保持著與生活在故土時同樣的信仰習慣。由於馬來西亞的道教宮觀,起初只是同鄉同業人士為了寄託共同的信仰而建立的,而且並沒有專職的道士參與其事,因此其規模一般都比較小,供奉的神祇業比較廣泛。這些道觀,大多是山門後邊有個天井,天井之後就是主殿。主殿為三開間,小的宮觀只有一開間。主殿中央供奉本觀的主神,左右供奉輔神。馬來西亞的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和廣東,因此,道教宮觀供奉的神祇都是福建和廣東民眾崇奉的神祇,例如:大伯公、靈安尊王保生大帝九皇大帝、天后、關帝、城隍和土地等。另外,還有和馬來亞華人先輩有關的人物,例如:「四師」,即早期到馬來半島從事開發的四位華人前輩葉德來、葉致英、葉觀盛和陳秀蓮等。「拿督公」,馬來西亞的職官名稱。馬來西亞的道觀起初也和同鄉組織或行業組織聯系在一起。

瓊州會館

據《檳城瓊州會館館史》,「檳城瓊州會館之正名,實始於1925年,原初之命名為「天后宮』,創設於今義興街海記棧之對面,宮內陳設,因陋就簡,神龕中僅立一方書寫「天后聖母神位』之木牌,作為祭祀之象徵。

天后本稱天妃,乃海神,為瀕海居民所崇拜之神祇,宋元明累著靈跡,清康熙時乃加封為天后。本嶼天后宮始創於何年,因乏史籍以為考據之典要,殊難予以確定,然縱觀館中現存之石刻牌匾,當以一額『莫不尊親』木刻為最古。蓋同治九年(1870年)之遺物也,距今已97年矣。迨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時,天后宮之負責人周衡山等先哲,將義興街舊址出售後,建新觀於色仔乳巷」。

現在檳城瓊州會館並設的天后宮就供奉天后聖母、水尾聖娘、財神以及一百零八兄弟公等神位和神像。創建於1902年的沙巴州山打根的瓊州會館也設天后宮,內供奉天后聖母、水尾聖娘、關帝和財神福德正神、一百零八兄弟公等神位和神像。建於1869年的馬六甲的瓊州會館除供奉天后聖母外,還供奉福德正神、財神和華光大帝(火神)。

水上華人聚居區的道教廟觀

根據日本學者在1980年代的調查,檳榔嶼舊港邊有海上的華人集鎮。這些集鎮的華人都居住在淺海上,屋有木樁,植於海水中,上鋪木板,以棧橋與陸地相連。棧橋有六座,分別通向各姓的居住區。例如:姓林橋連接林姓約30戶,姓周橋連接周姓約52戶,姓陳橋連接陳姓約50戶。此外,還有姓李橋、姓楊橋以及雜姓橋等。

每座棧橋和陸地的結合處都在樹旁設有一座小祠,小祠內供奉的神靈有「五方五土神」、「唐蕃地主神」、「拿嚕公」(即拿督公),拿督是馬來西亞的地方職官名稱,拿嚕公成了華人心目中的馬來西亞地方保護神,類似城隍神和土地神。

另外,在棧橋的入口端還建有各姓的廟觀:

  1. 姓林橋有「日月壇」,奉祀金天大帝
  2. 姓周橋有「青岩宮」,奉祀保生大帝
  3. 姓陳橋有「昭應殿」,奉祀開漳聖王
  4. 姓李橋有「朝元宮」,奉祀保生大帝
  5. 雜姓橋有「新廟」,奉祀五穀仙祖
  6. 姓楊橋有「會堂宮」,奉祀五顯大帝

各廟除主神以外,還各有若干神靈陪祀,如:清水祖師善財童子、福德正神等。神像前均有香爐,爐內焚燒線香。據稱,這些神像和香爐都來自中國大陸的家鄉,甚至香爐裡的香灰也是從故鄉的廟觀中分來的。各廟由同姓同族人推舉人管理,稱爐主或頭家。每逢神誕之日,就舉行祭祀儀式,或請乩童行法,或求神示,或請靈符。這些廟觀並沒有專職的道士行儀,當是華人信徒根據故鄉的信仰習慣自己建造的廟觀,集中體現了華人的民間信仰習俗。

馬來西亞道教組織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馬來西亞的道觀已有相當的數量。據1983年的統計,馬來西亞的華人社團共有3582個,其中宗教團體和廟觀有405個。這個數字遠遠不能反映實際狀況。

根據馬來西亞學術界人士估計,每1萬華人的聚居區就至少有1所廟觀。但是據了解,檳州38萬華人大約有2000所道觀,遠遠超過學術界人士的估計。有材料稱,馬來西亞的道教宮觀,包括已經登記和未登記的,大約有15000餘座,分布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

馬來西亞的道士,都是在二十世紀初或1930、1940年代,才到達馬來半島的。當時,華人在種植業、礦產業和雜貨經營中已經站住腳跟,並且已經有能力想按照故鄉的信仰習慣,需要專職的道士參與各種信仰活動。因此,馬來西亞的道士大多自己並沒有廟觀,只是為信徒舉行齋醮活動,形同謀生的職業。所以,馬來西亞道教活動也帶有較濃厚的商品化特徵,道士們對於道教教義和道教歷史大多並不了解,而華人信徒進廟觀也大多只是拜拜,祈求各種現世利益。因此,道觀和道士良莠不齊,某些住家神壇還打著道教的招牌,騙財騙色。

針對這種現實情況,馬來西亞道教界的有識之士正在加強組織化的過程,提高道教徒的信仰層次。1995年,馬來西亞政府曾批准成立馬來西亞道教教義公會。該公會的主席是茅山教教主總壇李天師。據馬來西亞學者研究馬來西亞的茅山教和中國道教的茅山派(即上清派)不是一回事。茅山教只是清代末年廣東地區流傳的一種民間宗教。根據馬來西亞道教教義公會章程以及馬來西亞媒體的材料,主席李天師被稱為道教元老,第64代香火李天師。但是,第64代之說來自何處,「道教元老」之說有何依據等等,均未見解釋。現在的馬來西亞道教教義公會又設立了50歲以上的道教長老以及50歲以下的道教領袖制度。長老有12名,包括李天師,領袖33名。從媒體上的照片,人們可以看到,所有長老和領袖,無一穿著道裝,不管是全真或者正一的裝束。從公會的章程可知,公會將致力於在馬來西亞研究和發揚道教,參加社會公益事業,不過從公會公布的匡正道德指南可知公會所發揚的道教的內容,其中有法神、術神、道神;邪童、神童、法童、陰童;陰壇、鬼壇、術壇、法壇、神壇等,帶有明顯的民間宗教色彩。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馬來西亞道教教義公會並未獲得該國道教界的普遍響應。

在馬來西亞華人政黨馬華公會的支持下,馬來西亞道教界組成了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於1997年8月26日獲得馬來西亞政府內政部的批准成立。第1屆總會長為蘇木發,副會長為陳文成等,秘書長何遠平。根據該會的章程,馬來西亞道教聯合總會的宗旨是:

  1. 將道教思想哲學文化價值觀,發揚廣大;
  2. 維護道教在本國的合法地位;
  3. 聯絡促進引導信徒邁向道教正統信仰;
  4. 遵守回教為國教,但實踐其它宗教以維持社會安寧、和諧和團結;
  5. 協助國家倡議互助互惠精神及為愛心社會福利作出貢獻。

這五項宗旨是馬來西亞道教聯合總會按照該國實際情況以及對道教文化的正確認識確定的,已經得到該國各州道教界人士的贊同和響應。馬來西亞內政部副部長黃家定在接見馬來西亞道教聯合總會人員時希望,將道教內涵及價值精神,通過正統正宗發揚將使華社獲益,也會得到政府的鼓勵及支持。從成立起,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就在社會上開展了廣泛的宣傳活動,在吉隆坡、檳城和馬六甲等地舉辦「道教研討會」傳播道教正信,發揚道教文化。同時,在社會上代表道教,維護道教合法權益,在《星洲日報》和有關機構舉辦的講座會上,針對部分不了解情況的人把神棍詐財騙色事件歸罪於道教的錯誤言論,秘書長何遠平作了正確的說明,獲得了與會聽眾的踴躍的響應。《星洲日報》報道此次講座會時的通欄標題,就是引用了何秘書長的發言:「正統宗教不危言聳聽,分辨正邪靠自己」。

德教中的道教影響

1952年,馬來西亞在華人中還出現了一種新宗教,名為德教。據稱,目前馬來西亞已經有了57個德教組織,主要的有紫新閣、新山紫書閣、馬六甲紫昌閣、巴株巴轄紫英閣、檳城紫雲閣和古香紫霞閣等。德教創立於1938年的中國廣東潮陽縣,由柳春芳和楊筠松扶乩降鸞創立德教救世。到1940年,潮汕地區已經有了19個德教組織,參加者在1萬人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教傳播到了東南亞地區。德教的活動場所稱為「閣」。在閣中,德教供奉老子[1],左右兩側奉祀柳春芳和楊筠松等師尊。在前面供奉稱為玉皇天尊、關帝、呂祖。另外,還設有道濟師尊[2]觀世音的拜殿。因此,從德教的神仙體系來看,德教是三教合一、以道為主的民間宗教。

參考資料

  1. 陳耀庭:《道教在海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2. 《東南アジア華人社會の宗教文化に鉎する調查研究》(207頁,1987年,南斗書房,日本東京)

註釋

  1. 道教的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
  2. 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