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电子资料库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7年6月18日 (日) 10:21的版本 →‎目的與願景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Databaselogo.jpg

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电子资料库是由香港蓬瀛仙馆在二零一六年创立的网站。该网站的建设得到香港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在二零一五至一六年度拨款资助,并以保育“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这项香港本土道教文化为目的。该资料库力求将全真道堂科仪音乐以现代电子科技作妥善保存。通过丰富多样的影片录像、珍贵图像及文字解说,使广大市民能够在资料库中认识到这项传统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香港道教的历史与文化。资料库的重点内容是能够提供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的实录影片、乐谱以及相关的历史介绍及新闻资讯。

目的与愿景

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电子资料库首页,2017年。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日,中国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成功列入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别的“道教音乐”项目(序号:638,项目编号:Ⅱ-139)之中。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能够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国家及特区政府重视本港各道堂所传承的仪式音乐,乃香港道教界弘道事业的里程碑。当中有关科仪音乐的施演,如经韵唱诵及器乐演奏正由香港众多全真道堂共同传承。

蓬瀛仙馆多年来均锐意对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进行全面保育,务求完整地保存这种香港道教独有的音乐文化。该电子资料库是蓬瀛仙馆保育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的重点工作项目。电子资料库会以长期营运为目标,并在未来持续上载多类型的科仪音乐资源供大众阅览。该计划可以将全真道堂科仪音乐以现代电子科技作妥善保存,公众亦可以透过互联网免费浏览资料库内的影像资讯,让广大的市民能够通过现代的多媒体资讯认识到这项传统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香港道教的历史与文化。

科仪音乐欣赏

科仪音乐包含仪式动作、经韵唱诵及器乐演奏等不同的视像及声音元素。资料库将透过实录拍摄的形式,以仪式为分类单元,全面纪录香港全真道堂不同种类的科仪音乐。现阶段资料库收录了以下与香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相关的影片。


清微礼斗科

  • 本科仪中的礼斗是指朝礼斗姥元君及北斗星君以求增福延寿。礼斗源于民间星斗崇拜,以求朝礼斗中仙真增福延寿。因北斗掌管世人死籍,故道教认为人欲解厄延寿,必要朝拜北斗,以祈削除死籍,添上生名,因此礼斗便是表达此道教信仰的祈福科仪。本仪式以斗姥元君及北斗星君为主神,斗姥化生九皇(勾陈、紫微二星及北斗七星),为北斗众星之母,地位尊贵,故礼斗必先敬斗姥,而及于北斗众星。在诵经礼赞的过程中,经师会将参与仪式的善信姓名及所祈之愿望上奏神明,以祈福许愿。


玄门开位科

  • “开位”,即安置亡者的灵位。当经师进行各超度法事之前,必先安置受度先人的灵位,再召其灵魂到坛上听经闻法。此外,道教救度思想并不只专注于一人,除主荐的亡灵外,其祖先宗亲皆会一同被召请到坛前,若有需要亦可另外副荐其他亡灵。在开位过程中,经师会先为灵位施法,然后召请众灵到坛,聆听仙真演说经法,从而离苦登真。


关灯散花科

  • “关灯”,就是在各方燃点神灯,禀告各方神灵,以超度亡灵。当亡者的灵魂一旦被送往地狱后就会处于黑暗之中。故经师会在关灯一节里,先在坛中燃点象征天地五方(东南西北中)的神灯,按次赞诵各方神灯照彻幽狱的功德,再按次禀告五方仙圣,祈求神真超度亡灵,使其能悟彻本来。“散花”,就是以赞颂香花,为亡灵解冤释结。凡人在亡故后难免仍会眷恋阳世,故在散花一节里,经师会先赞颂各种花卉,再以各花的盛衰妍丑来比喻人生的种种苦难,感叹人生无常,从而劝导亡灵放下对尘世的执著。同时,先人在世时或曾因事与他人结下冤结,因此仪式后段经师会解结散钱,象征替亡灵解开所有冤结,助其洗涤罪业,步上天阶。


三元宫传统经韵

  • 本辑影片分为四个单元:《清微礼斗科》经韵选节、《关灯散花科》经韵选节、《先天斛食济炼幽科》经韵选节、广州三元宫传统经韵选节。当中记录了广州三元宫经师以三元宫传承的传统唱腔所演示的科仪经韵选节。


全真道堂科仪音乐

“全真道堂”是对现存香港全真道派道教团体的一个统称,它们大多数是自1920年代起由来自广东的道门弟子成立。香港全真道堂所使用的仪式音乐承续自广东地区的全真道观。自1950年代起再经多位科仪大师渐次整理及传授,逐步发展出具有香港地方特色的道教科仪音乐。


历史源流与特色

香港的道教信仰和仪式主要源自邻近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当中大致可分为“正一”和“全真”两个派别。全真道堂是对现存香港全真道派道教团体的一个统称,它们大多数是1920至1950年代由来自广东的道门弟子成立,例子包括抱道堂(1921)、蓬瀛仙馆(1929)、通善坛(1938)、云泉仙馆(1944)、青松观(1950)、圆玄学院(1953)等,以及在1960年代以后在香港创建的新道堂。这些道教团体,传承全真科仪经忏体系,以供奉“全真五祖”之一的吕纯阳祖师为主,并认同自己归属“全真派”。
道教仪式具备了静态和动态元素,前者包括坛场布置、法冠服饰、科书文检等;后者则指法事中道士的“唱”、“念”、“做”。在“唱”、“念”的部份,道士会以特定的节奏和腔调朗读或吟唱经文,有时更伴以乐器演奏,这些在道教仪式中使用的“声乐”和“器乐”,道教中人泛称“经韵”,而道外人士则称之为“道教音乐”。这种“音诵”方式,一般认为源自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嵩山道士寇谦之(365 - 448)编定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

香港全真道堂所使用的仪式音乐,主要承续自广州三元宫、南海茶山庆云洞、南海西樵山云泉仙馆、罗浮山等地的全真道观,其传统原本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于当初香港科仪经忏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何展凌、侯宝垣、邓九宜等几位资深道长的身上,故现今香港各道堂音乐,皆有其共通之处。随著上世纪一九五零年代广东全真道侣的南来,将原有的法脉、组织、经典、仪式移植至香港,促成香港道教经韵发展的机缘。及后在香港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又受到本地文化中粤剧、粤曲、广东小曲以及儒、释等其他宗教音乐的影响,渐次发展出具有香港地方色彩的道教音乐。

香港全真道堂的道教仪式一般可分为祈福法事(清醮)和度亡法事(幽醮)两大类。常见的仪式包括:朝礼神明的“朝科”、向神明忏悔罪过的“忏科”、集福迎祥的“祈福法事”、超度亡魂的“度亡法事”、每逢道教节日诞期举行的朝贺仪式,以及道士每日修持的“早晚功课”等。
参与仪式的人员称为“经生”,按照坛场内的分工可分为高功法师(主科)、都讲法师(二手)、监斋法师(三手)、侍坛经生及散众经生。香港的全真科仪音乐,一般以“经韵”音乐的“声乐”为主体,按照朗读和吟唱的方法,可分为“朗诵式”、“吟诵式”、“吟唱式”、“咏唱式”四种音乐形态。在唱诵时,主要由二手起腔,决定腔调和速度;而二手和三手分别敲击木鱼和磬,以控制经韵节奏。
除了经生唱诵之经韵外,器乐在香港道教音乐中亦有其独特的一面。在经韵唱诵之中加入乐器跟腔伴奏,是器乐音乐的主要部分。此外,在道士举行仪式登坛之前的鼓、镲、锣敲击;仪式进行过程中法师只有法术动作而无经文诵唱的空档期间,用笛或唢呐等乐器演奏的曲牌等,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内容。这个器乐演奏的岗位,有时候由“经生”担任,有时候则由道堂聘任职业乐师“醮师”担当。


法器

香港全真道堂经师施演道教科仪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器物以作行仪演法,并将之通称为“法器”。当中包括:

  • 法剑:在度亡仪式中,高功法师依道法用法剑打开酆都地狱的关卡,让亡魂可以出离地狱到人间闻经听法。
  • 水盂:水盂是洁净坛场用的法器。高功法师依道法将水盂中的凡水变成法水,然后一边诵念〈净天地神咒〉,一边以柚子叶泼洒法水洁净坛场。
  • 木鱼:敲打板式用的法器,用木槌敲击中空的鱼身发声。在度亡仪式中,一般由监斋法师(俗称“三手”)负责木鱼,与负责铛子的都讲法师(俗称“二手”)互相配合,掌握经韵的节拍与速度。
  • 引磬:由磬体和磬柄组成的法器,用棒敲击磬体发出声响。它的一个作用是在仪式称颂神明圣号时以示尊敬,另一个作用是在礼拜神明时以磬声作引导,使到全体法师的动作能够整齐一致。
  • 铛子:与木鱼是敲打板式用的法器,用小槌敲击圆形铜片发声。在度亡仪式中,一般由都讲法师(俗称“二手”)负责铛子,与负责木鱼的监斋法师(俗称“三手”)互相配合,掌握诵经的节拍与速度。
法剑
水盂
木鱼
引磬
铛子


服饰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本土宗教,道士行仪时的衣冠亦承袭传统服饰,并有著明显的道教文化意涵。坛场上不同岗位的人员衣饰皆有分别,行仪的经师亦会因应仪式的种类而穿著相应的服饰。

  • 高功法衣(鹤氅):高功法师专用法衣的刺绣比其他坛众所穿的华丽斑斓。以鹤氅为例,会用红色真丝大缎作面,以彩色丝线及金线在正面及背面绣上圆形的仙鹤图案,及在衣领、袖口及下摆的边沿绣上暗八仙。
  • 慈航帽:高功法师主持《先天斛食济炼幽科》时专用的帽子。高功法师在代表神明讲经说法时,会在帽前系上莲瓣状的五老冠。冠上五片莲瓣分别绣有五方五老帝君形象。
  • 云鞋:高功法师专用的鞋子,因为鞋面绣有云纹图案,故称为云鞋。图中的云鞋与鹤氅一样以红色为主色,配成一套。
  • 百家衣:又称百衲衣。原意是指僧、道所穿用残旧布料缝合制成的衣服,后来在香港演变成高功施演《关灯散花科》的专用法衣。道教宝诰便描述萨守坚天师“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鬼扇”。
  • 庄子巾:又称冲和巾、南华巾,名称寓意戴此巾的人可像南华真人庄子一样无拘无束,超凡脱俗。庄子巾下部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帽正,便以调正帽子,亦以象征品性端正。
高功法衣
慈航帽
云鞋
百家衣
庄子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