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欢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顾欢,字景怡,又字玄平,南朝宋齐时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人。据《南史‧顾欢传》、《三洞群仙录》、《三洞珠囊》记载,少时家贫、务农为业。好儒学,喜黄老之言。年二十师事雷次宗,研习老、庄玄学义理,通解阴阳书。精道法数术,多有效验。因母亡,隐居不仕,于剡县天台山修明治身之道,开馆授徒,著述立说,从者众。齐高帝萧道成悦其风教,征为扬州主簿。诏进京,献所撰《政纲》、《老子道德经义疏》等,辞官归故里。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征为太学博士,亦不就。晚年尚服食,不与人通,后卒于剡山(今浙江嵊县)。武帝萧赜诏其诸子收集其遗著,编为《文议》三十卷。著有《真迹经》,整理道教上清派杨羲许谧许翔手写真经。《夷夏论》详辨道、佛二教之是非同异,高下优劣。认为道教为中华正教,佛教为西夷异法;佛、道二教同源殊途,俱为圣人教化众生之法。提出“道则佛也,佛则道也”,以道为尊的理论。由于文中言辞激烈,“尊王攘夷”,贬低侮辱佛教,因此,立即引起佛教徒的强烈反击。佛、道争端,一时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夷夏之辨,成为南北朝、隋唐佛道争论的焦点。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