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雨神,掌管降雨之神,也称“雨师”。有关雨神的信仰起源甚古。殷商时期,雨神是女神,名媚。西周时期,称“雨师”。西汉之后,人们奉赤松子为雨师,求雨祭神一般用奏乐、歌舞的仪式,也有用柴燃烧供物的献祭。《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伐黄帝,曾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周礼‧大宗伯》载:“以楠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汉人在以箕星为风伯的同时,则以毕星为雨师,如蔡邕《独断》载:“雨师神毕星,其象在天,能兴雨。”《风俗通义‧祀典》称:“土中之众者莫若水,雷震百里,风亦如之。至于太山,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异于雷风,其德散大,故雨独称师也。丑之神为雨师,故以乙丑日祀雨师于东北,土胜水为火相也。”当时雨神已被列入国家祀典。据《列仙传》载,历代雨神各有不同,例如:赤松子是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赤将子舆是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因时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被称“缴父”。《抱朴子内篇》则载:河伯是华阴人,姓冯夷,字君平,水神,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

参考文献

《列仙传》,见《道藏》,第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