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道教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歷史
東漢道教
兩晉南北朝道教
隋唐五代道教
宋元道教
明清道教
民國道教
當代道教

隋代至盛唐時期

隋至盛唐時代道教的特點:隋至盛唐時代的文化可用「交融」二字來概括,在這一大文化背景下的道教亦以「交融」為特色。南北道教的大匯合帶來了道教發展的大興盛,統治者的狂熱崇道則推波助瀾,使道教對社會上的人們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尤其令人驚嘆的是,道教教理的精彩紛呈,在中國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業績。

隋代道教

從道教發展史來看,隋代道教正處於一個轉捩點,為唐以後道教的興盛與教理大發展作了準備。這種轉折是道教自身發展的結果,也與隋統治者宗教政策有關。隋文帝實行佛道二教並重的政策,利用道教來達到現實的政治目的。他利用道教符讖,為其奪取政權造輿論,並為其統治地位的合理性作神學論證。他十分關注並積極支持道觀的修建和道徒的發展,並在晚年對道教神仙長生說產生了信仰。隋煬帝與其父一樣,既篤信佛教,又利用和扶持道教。隋煬帝還曾集中學者撰作新道書,並編撰道經目錄。隋代佛道並重的政策,不僅對道教的發展關係重大,而且對唐統治者也有深遠影響。

隋的統一,使南北方道教的交流更為便利,南方的上清經法傳到北方,南北各具特徵的道教逐漸融匯,這是隋道教不同於南北朝的一個特點。這時候,由上清派演變而來的茅山宗,不但鞏固了在南方的傳統範圍,而且逐漸佔據了北方,這與當時的茅山宗領袖人物王遠知的活動分不開。王遠知從南方到北方進行傳道活動,大業年間(605-618年)收潘師正為弟子,潘後來成為茅山宗在北方傳教的重要人物。總的來看,隋代道教南北的融匯,是以南方茅山宗為主,直接為唐代道教以茅山宗為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礎。從隋代道教的地理分布來看,除了京畿之外,還有漢中、巴蜀、江南等熱點區域。隋代道教徒大多積極參與了上層統治集團的政治鬥爭,民間道教的活動逐漸衰落。據《隋書.經籍志》,隋代道教的特徵主要有:

  • 第一,尊崇元始天尊,奉為最高神。
  • 第二,授道者必須經四十九年始得傳授人。
  • 第三,傳授道法的要旨歸於仁愛清靜,經漸漸的長期修行而致長生。
  • 第四,傳授道法的先後品次是,先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次受《洞玄籙》,最後受《上清籙》。
  • 第五,講經以《老子》為本,次講《莊子》及《靈寶》、《升玄》之屬。
  • 第六,道術以符籙為勝,符籙派佔主導地位。

綜合上述,隋唐道教是在沿著上層化的方向繼續發展,又形成了自己的許多特色,並以茅山宗為主使南北道教融匯合流,為唐道教的興盛準備了內在的條件。這種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它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初唐至盛唐時期統治者的態度

唐代開國君主高祖李淵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即廣泛利用道教為他製造輿論,稱帝後確認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為其先祖,在羊角山修建了老君廟,取名伏唐觀,祠祀老子。高祖李淵又努力提高道教地位,力圖把道教排在佛教之前,還派使臣把天尊像送給高麗,派道士到高麗宣講《道德經》,使道教傳播到了國外。

唐太宗李世民和其父李淵一樣,尚未登基之前,即和道士有密切的關係,道士王遠知曾預告其「作太平天子」,登上帝位後即優寵王遠知。太宗李世民崇道的特點,集中表現在貞觀前期以《老子》清靜無為思想治天下這一方面。他也盡量設法提高道教地位,實行崇道抑佛政策,於貞觀十一年(637年)明確宣佈道教在佛教之上,崇道就是發揚「尊祖之風」。他晚年追求「神仙輕舉」,服長生藥,終於因此而喪生。

繼位的高宗李治,追號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聖母為先天太后」,規定王公百僚皆習《老子》,並令士子加試《老子》,貢舉人皆須兼通。

女皇武則天,雖號稱佞佛,但也利用道教圖讖為其登上皇位製造根據,並拉攏利用道士為其政治目的服務。武則天在信仰上毫無疑問是篤信佛教的,但對道教的神仙長生也是有所追求的。到了晚年更是如此。她曾令道士為其章醮、投龍作功德,又令道士煉藥,供其服食。總的看,武則天與道教的關係較為複雜,既利用又抑制,視政治上的需要而定。

唐代皇帝尊崇道教的第一人當數玄宗李隆基,在他大力扶持下,唐代道教的發展也達到了頂峰。他採取了一系列崇道措施,不僅在當時,而且對後世特別是宋代皇帝的崇道之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玄宗崇道主要表現為:

  • 第一,尊祀玄元皇帝,掀起狂熱崇拜,利用種種機會頌揚其聖祖玄元皇帝,所上尊號越來越多,並親自導演了玄元皇帝降臨的神話劇。
  • 第二,玄宗登基得到道教人士的支持,稱帝後便提高道教的政治與社會地位,特別優寵茅山宗和張天師一系道士。
  • 第三,玄宗將崇道納入科舉教育體系,官吏考選,多有道舉出身者。
  • 第四,玄宗崇道還有一個重要內容是服丹藥,且常將藥物賜於臣下。

總之,從唐高祖到唐玄宗,除武則天時崇佛超過崇道外,基本上是以崇道為主,在崇道的同時也不排斥佛教。由於崇道,使道教在此期間獲得迅速發展。又由於統治者積極向周邊地區及鄰國傳播道教及其經典,此時的道教國際影響也較大,在一些鄰國流傳開來,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使者加強了唐帝國與各國的友好往來。盛唐的道教同樣充滿了「盛唐氣象」,這從當時道派的融合興盛中透露了出來。

初唐至盛唐時期道派的融合

道教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分化發展之後,到隋唐呈現融合之勢,這種融合在南北朝末已發生,隋的統一打破地域分割,為融合進一步創造了條件。唐承隋而繼續推進融合,帶來了道教的繁榮興盛。由於融合,使原先個性特徵十分鮮明的各個道派,逐漸在教理教義和宗教儀式上,互相滲透,呈現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狀況,難以區分,甚至像南北朝時發展一度超過上清派的靈寶派,此時卻似乎「泥牛入海無消息」,其傳承關係已不十分清楚了。此時的道派融合以茅山宗為主進行。茅山宗是唐代道教主流派,善於吸取各家各派之長,它在教理上受重玄學派的影響,又吸取了靈寶齋法,正一法也融入茅山宗。到唐玄宗朝的司馬承禎時,北方的嵩山、王屋山和南方的茅山、天台山等,均成為茅山宗傳道的熱點區域,茅山宗還傳到了蜀中。這些都與司馬承禎的努力分不開。茅山宗之所以成為唐道教的主流,從內在因素說,主要是由於它能兼收並蓄,吸收三教之長,並融匯三洞經法,且有一個獨立而嚴密的傳承體系,人才輩出,使茅山宗的發展得到組織上的保障。從外在因素說,茅山宗的歷代宗師大多具有較強的政治活動能力,經過他們的活動,使茅山宗在政治風雲中不僅未遭受打擊,而且還獲得不同統治者的扶持,使它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這也是它興盛發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隋唐道教南北方不同派別的進一步交流和融合,為道教教理教義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內在條件;而南北朝以來的三教論爭,到隋唐更是經常進行,這種論爭鍛煉了道徒們的思辯能力,促使他們從理論上進一步提高自己;再加上這個時期統治者對道書研究的重視和提倡,因此到隋唐時,道教理論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採取了新的形態。這不僅為宋元道教理論的進一步拓展創造了條件,而且對宋明理學的產生也有相當的影響。可以說,隋唐道教思想,在中國思想史和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個時期,湧現了許多著名的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王玄覽、李榮、司馬承禎、吳筠、李筌、張萬福等,他們對道教理論的發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貢獻,成為道教思想發展史上有影響的人物。

安史之亂後至五代十國時期道教

安史之亂後至唐末時期

安史之亂後,處於頂峰的道教跌入低谷,道教經典遭受戰火的焚燒,道教宮觀福地也受到破壞。但唐統治者崇道尊祖的既定政策並未改變,中唐以後道教又逐步恢復發展,到唐武宗時,又掀起一個崇道的高潮。武宗崇奉道教多繼承玄宗之遺風,主要表現為:

  • 第一,崇奉玄元皇帝,以老子降生日二月十五日為降聖日,休假一日,在全國推行。
  • 第二,用大祠之禮祀九宮貴神,這是恢復玄宗時的舊制。玄宗時以九宮貴神為佐上帝司水旱的天神,給以很高的禮遇。文宗時降為中祠,武宗復玄宗之制用大祠,成為其崇道的一部分。
  • 第三,重用道士趙歸真等,親受道教法籙,並拜歸真為師。
  • 第四,於朝內修築望仙觀,煉丹藥,追求服食成仙。

由於崇信道教,加之佛教寺院經濟的過度擴張,武宗於會昌四年(844年)下令廢除佛教,僧尼還俗。武宗崇道之舉使道教又獲得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五代十國時期

由唐末藩鎮割據發展而形成的五代十國,統治者沿襲唐代崇信道教的遺風,進行了許多崇道活動。

後晉高祖石敬塘拜道士為師,問以治國之道,並請其宣講《道德經》。後唐莊宗李存勖,沿承李唐崇道尊祖國策,以玄元皇帝為聖祖,稱聖祖舊殿生枯檜新枝顯示了「中興之運」。後周世宗召見華山道士陳摶,問以黃白飛升之術,賜號「白雲先生」。

前蜀高祖王建優禮道士杜光庭,命其為太子之師,封蔡國公,進號廣成先生。建子王衍更以杜光庭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士。又塑王子晉像,仿效李唐尊聖祖玄元皇帝的作法,尊王子晉為「聖祖至道玉宸皇帝」,以圖江山永固。後蜀後主孟昶,道號「玉霄子」,信房中術,用道教科儀祈福禳災,讚賞道士張素卿所畫八仙真形圖。吳王楊行密崇信道士聶師道,使為人祈福,號問政先生。

綜合上述,可見從安史之亂後到五代十國時期,統治者的崇道政策未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都在設法利用道教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其中極度崇信道教的皇帝及權貴,則迷戀於道教的神仙長生說和丹藥方術。

主流道派

這一時期,佔主流地位的仍是茅山宗。據劉大彬《茅山志》所載,此期茅山宗的傳法由十四代至十九代,凡六代,其宗師皆不太有名,發展緩慢,處於低潮時期。這期間,由茅山宗衍生的南嶽天台派,以居住於南嶽、天台而得名,傳授上清大洞秘法或三洞經籙,其中聞名於世的道士較多。如閭丘方遠,曾銓《太平經》為三十篇,有弟子二百餘人。又如聶師道,有弟子五百餘人,傳上清法,襲真風而行教,影響較大。上述二人都是傳播南嶽天台派的重要道士。

道教教理和科儀的發展

這一時期,道教思想教義,齋醮儀式仍有發展,到五代杜光庭便作了總結。杜光庭應舉落榜後,師事天台道士應夷節,行上清諸法。中和元年(881年),隨唐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後事前蜀王建,賜號廣成先生,晚年隱居青城山修道,著述很多,對道教教理和科儀進行了總結。從道教發生以來,即神話老子和《道德經》,唐代統治者更將老子認為「聖祖」,尊《道德經》為真經。在此基礎上,杜光庭創造性地把各種太上老君的傳說系統化,使老子作為道的化身更加全面充實,並完善了老君創造天地的神話。可以說,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形象塑造到杜光庭手中作了系統總結。《道德經》經漢代道教的改造,成為道教教義的主要理論基石,此後道教中人十分重視詮解《道德經》,形成道教老學。杜光庭的代表作品之一《道德真經廣聖義》歸納總結了漢代以來的道教老學,特別發揚了老學重玄派的觀點。使道教老學的思辯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並開闢了宋元道教老學的新路向。杜光庭兼採道教各宗派之長於一身,既有茅山宗傳統的參政意識,「山中宰相」風度,又有重玄學派富於思辯的氣質,還有龍虎山張天師法籙的真傳,總結完成了道教齋醮儀式。他是道教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參考資料

  1.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六至十二章。
  2. 牟鍾鑒等:《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中編,第468至472頁、第485至 497頁。
  3.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第105至144頁。
  4.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卷,第五章。
  5.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卷,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