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俗安城王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5年11月1日 (日) 15:0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阜俗安城王,湖州城隍的封號。湖州城隍亦稱「府廟」,即府城隍廟,在市內府廟前街,又稱「廟裡廟」。據清同治《湖州府志》載:府城隍廟在府治東北阜安坊,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十一月敕湖州城隍封阜俗安成王。宋紹興間在阜安坊西。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於今所。其後,明成化、萬曆和清康照、乾隆各代屢有修建。同治初毀,同治十年(1871年)郡人沈丙瑩、鈕福皆、陳烈等募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湖州知府雷輪所撰並書的〈重修城隍廟記〉(尚存)稱:「神(指本府城隍)於後唐清泰元年封阜俗安城王,前明洪武年間封威靈公,第有爵號而不著姓名。其以姓名稱,則自陸穩一碑始。」同治《湖州府志》載,陸穩為湖州人,他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曾撰寫過〈湖州府城隍勞公神廟碑〉(今不存),湖州府城隍即是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來湖州為知府的勞鉞。勞鉞在清同治《湖州府志》有傳。明弘治《湖州府志》載:「其字廷器,九江人,進士,成化八年知湖州。勤慎梗介,政多愷悌。建府學及城隍廟,工程浩繁,而財力不匱。嘗纂郡志。」他修的明成化《湖州府志》今尚存。1949年之前,府廟正殿前的大門上懸著「勞公祠」三個大字。傳說勞鉞曾幫助百姓治蟲,自己卻吃蝗蟲而死,這個傳聞表達了百姓對他的愛戴。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