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治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配治天師道的一種組織形式。早期天師道設立的「八品配治」,是在二十治基礎上增設的道治,可作爲早期天師道的傳道據點。相傳「配治」為嗣師張衡於建安二年(197年)所立。《雲笈七籤》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中有「八配治」條言:第一代元治,第二樽領治,第三瀨鄉治,第四天臺治,第五公慕治,第六平公治,第七利裏治,第八漓沅治,「右八品是配治也」。又說張陵在蜀中創立正一盟威之道,其時即設立有二十四治,道經稱天師更加此八治,以配八品,周布四海,鎮國化人。「八品配治」所配「八品」具體爲:平公治屬水,配湧泉治;公慕治屬土,配稠稉治;天臺治屬土,配本竹治;瀨鄉治屬金,配昌利治;樽領治屬金,配雲臺治;代元治屬金,配雲臺治;利裏治屬火,配隸上治;漓沅治屬金,配昌利治。《雲笈七籤》卷二十八〈二十八治〉還記載一些配治的具體地點,如漓沅山治在彭州九隴縣界,公慕治在漢州什邡縣。道經宣稱張天師所立道治,是道民性命魂之所屬。又稱:張陵於漢安元年(142年)七月七日在二十四治基礎上又增立四治,共合為二十八治,以應天界二十八宿;此後,系師張魯又增設八遊治。這些治、配治或遊治,都是早期道民集中過宗教生活的場所。

參考文獻

  1. 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籖》,卷二十八,〈二十八治〉,《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