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4字节 、 2015年12月30日 (三) 14:28
无编辑摘要
==施食==
也叫斛食、判斛。佛教中類似的法事叫做放焰口,也有將佛道相混,泛稱之為放焰口的。依佛教的某些書籍說,凡墮入餓鬼道的,由於生前業力所拘,喉細如針,滴水難咽,凡食物近口,口中便自會噴出火焰,燒焦食物,所以飢餓難捱,煩惱不已。只有施以法力,使熄滅火焰,開大咽喉,才可解脫。這種儀式,叫做放焰口,簡稱為焰口。佛教 [[ 焰口儀 ]] ,到唐玄宗時的密教僧人不空才編定,其核心是放焰口,開咽喉,為餓鬼施食。道教為鬼魂施食記載於唐初的文獻《藝文類聚》,比不空的焰口儀早的許多,不空之作,可能也參考過道教的做法。不過,後世兩教相互吸收,道教的度亡儀式中也有開咽喉等做法。也有人將二教的做法相混,泛稱之為放焰口。
其實道教中正規的叫法是濟煉、煉度、祭煉,不僅一般地使亡靈解脫飢渴之苦,而且經過法師用自己的陽氣陽神煉去亡靈的陰質和精神纏縛,早昇天堂。煉時一般要建立水池火炤(zho,又音zhào,火炤是經過施法之後,點燃的火盆,象徵火神),借水滌其質,火煉其神,所以稱水火煉度。也有些科儀,如香港地區流行的三清煉度儀,不用水火為象徵,而認為只須藉法師的內氣便可奏效,是不用水火的形式,而仍舊保留其用意。也有些儀式,只突出使亡靈解脫飢渴之苦,泛稱為施食,而捨去了最有道門特色的煉度。這些儀式,除了逢重大節日,泛為全部未脫幽冥之苦的鬼魂所做之外,多數是應齋主之邀而施行,所以與民間風俗密切結合,有很強的民俗性,也有明顯的地域特點。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