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藏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5月23日 (六) 10:54的版本 (新页面: 道藏,道教經籍的總集。《道藏》的編纂始於唐代。魏晉以後,道書日增,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遐覽》已著錄道書六百多卷。南北朝時,...)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道藏,道教经籍的总集。《道藏》的编纂始于唐代。魏晋以后,道书日增,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已著录道书六百多卷。南北朝时,陆修静按“三洞”分类,编《三洞经书目录》,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后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纂《玉纬七部经书目》。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和《太上众经目》。至唐开元(713─741年)中,始有道书的首次编纂成藏,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经唐末五代之乱,道书大量亡佚。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重修《道藏》,前后编成《宝文统录》、《天宫宝藏》、《万寿道藏》、《琼章宝藏》。金代编有《大金玄都宝藏》,元代则有《玄都宝藏》。这些《道藏》历经兵火和元代的焚经,早已不存。现存者为明正统十年(1445年)刊行的《正统道藏》及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张国祥缉印的《万历续道藏》。

简史

开元道藏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编纂于唐开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即位,令史崇玄等四十馀人撰《一切道经音义》,在此基础上,又于开元中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京中所藏,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琼纲》,总计三千七百四十四卷(一说五千七百卷,一说七千三百卷)。《开元道藏》的编纂体例采取三洞分类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天宝七年(748年)诏令传写,以广流布。至唐末五代,毁于兵火,遂不复存。

宝文统录

宋代编纂的道藏之一,编纂于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间。唐安史之乱后,两京所藏道书多遭焚毁,后经唐肃宗、唐代宗诏令搜集整理,道士申甫、杜光庭、暨齐物海内搜罗,但“玉笈琅函,十无三二”[1],流失较大。宋朝开国后,于宋太宗时期搜寻道书七千馀卷,命散骑常侍徐铉、知制诰王禹偁等校,删除重复,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至大中祥符初,宋真宗命宰臣王钦若总领,选道士朱益谦、冯德之等修校,在徐铉、王禹偁的基础上增补六百二十二卷,计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玄部一千零十三卷,洞神部一百七十二卷,太玄部一千四百零七卷,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部三百七十九卷,共四千三百五十九卷。撰为篇目进上,赐名《宝文统录》,今佚。

大宋天宫宝藏

宋代编纂的道藏之一。由于《宝文统录》编纂不太理想,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任命张君房为著作佐郎,专事修藏。张君房依原有道书和从苏州、越州、台州等地所征集的经本,与道士们按三洞纲条、四部录略,品详科格,商校异同,以诠次之,编为一藏,共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起《千字文》“天”字为函目,终于“宫”字,题名《大宋天宫宝藏》,今佚。

万寿道藏

宋代编纂的道藏之一。到宋徽宗崇宁时(1102─1106年),又诏令搜访道书,于书艺局令道士校订《天宫宝藏》,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政和(1111─1118年)中再诏天下搜访道教遗书,设立经局,敕令道士元妙宗、王道坚校订,送福州闽县由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黄裳役工镂板,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万寿道藏》。因修藏于政和年间,故又称《政和万寿道藏》。这是第一部有刊板的道藏。《万寿道藏》于靖康(1126─1127年)之乱中散佚,至金代已残缺,今不存。

大金玄都宝藏

金代编纂的道藏。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诏以南京(今河南开封)的《道藏》经板付中都(今北京)十方天长观。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诏令十方天长观提点孙明道搜求遗书,重修《道藏》。孙明道分遣道士访遗经于天下,得一千零七十四卷,以补《万寿道藏》残存经板二万一千八百馀册,共积得八万三千一百九十八册,并依三洞四辅,品详科格,商校异同而编成一藏,计六百零二帙六千四百五十五卷,题曰《大金玄都宝藏》。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因天长观火灾被焚毁,今不存。

玄都宝藏

元代编纂的道藏。元太宗九年(1237年),道士宋德方、秦志安搜求遗经,计划重刊《道藏》。历时八年,成《藏》于元乃马真皇后称制的第三年(1244年),共七千八百馀卷,仍取名《玄都宝藏》,经板存于平阳玄都观。元世祖至元八年(1281年),诏令焚毁除《道德经》以外的其馀《道藏》经文印板,《玄都宝藏》刊板遂遭焚毁,藏经因此亡佚许多。今不存。

正统道藏

明代编纂的道藏。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年),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年),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于正统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于各名山道观。到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道藏》,仍以《千字文》为函次,自“杜”字号至“缨”字号,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万历续道藏》。与《正统道藏》合计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现存明版《正统道藏》,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1923─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借用北京白云观所藏明刊《正统道藏》,以涵芬楼名义影印,缩改为六开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一千一百二十册。今有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道藏》影印本,另有台湾艺文印书馆、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于世。

编篡体例

《正统道藏》的编纂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所谓“三洞”,指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406─477年)撰《三洞经书目录》,将道书分为三类,即洞真、洞玄、洞神。洞真部以《上清经》为主,号称上乘;洞玄部以《灵宝经》为主,号称中乘;洞神部以《三皇经》为主,号称下乘。陆修静首创的三洞分类法,使繁多的道书得以归类,奠定了以后纂修《道藏》的基础。所谓“四辅”,最早见于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由于以三洞分类,不能囊括全部道书,故继三洞之后又产生了“四辅”,以作为对三洞的补充或辅助。四辅指:太清部、太平部、太玄部、正一部。太玄是洞真之辅,太平是洞玄之辅,太清是洞神之辅,正一则总辅上述六部,遍陈三乘。

十二类

  1. 本文类,指经教的原本真文。
  2. 神符类,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3. 玉诀类,指对道书的注释疏义。
  4. 灵图类,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象为主的经籍。
  5. 谱录类,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及功德名位的道经。
  6. 戒律类,指戒规、科律类经书及功过格。
  7. 威仪类,指斋醮及科仪一类经籍。
  8. 方法类,指修真养性及设坛祭炼方法一类道书。
  9. 众术类,指外丹及数术类道书。
  10. 记传类,指仙真传记碑铭及道观志书。
  11. 赞颂类,指唱颂神灵的经书。
  12. 章表类,指斋醮所上章奏、青词等。

今《正统道藏》即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编纂。这种分类法有其不足,比如四辅以下不分类,使体例混乱,检索不便等。近人陈撄宁于1930年代曾对《道藏》经书重行分类,据其书的性质分为十四类。相信将来重修《道藏》会有更科学、更合理的分类。现存《道藏》虽在分类层次上不太科学,但其内容丰富,除道教经书外,还收有一些诸子百家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社会历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情风俗、国民心理的宝贵资料,也可作版本、校对之用。学者们正在筹划新编《中华道藏》。

检索及提要

目录

《道藏经目录》

作者不详。道教目录著作。四卷。前有《道教宗源》及凡例,讲述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法。卷一为洞真部目录,卷二为洞玄部目录,卷三为洞神部目录,卷四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目录。共收道经目录一千四百一十五种,计四千五百十七卷,以《千字文》编号。后附有《续道藏经目录》,自杜字号至缨字号,收录道经目录五十二部,一百八十卷,尾题:大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张国祥奉旨校梓。张国祥为五十代天师,万历时奉旨编《续道藏》,可知《道藏经目录》成书于正、续道藏刊行之时。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道藏阙经目录》

作者不详。道教目录著作。二卷。卷上题目下注谓“于旧目录内抄出”。近人陈垣认为此书即明《正统道藏》刊行时校元代道藏所缺之目录。全篇所录阙经书目七百八十六部。篇末附有《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讲到三洞四辅时,谓洞神则太清、正一辅之,与传统的太清辅洞神、正一总辅六部的说法略有不同。此书为研究《道藏》流变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目录详注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白云斋(陈国符先生认为白云斋是南京朝天宫道士)。《详注》以《道藏》之文,分门编次,大纲分三洞、四辅、十二类,每条各有解题,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之例。虽称“详注”,但实际上比较简略。后收入清人纪昀等所编《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这是一部关于《道藏》的工具书。

提要

《道藏提要》

任继愈主编,锺肇鹏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明《正统道藏》以及《万历续道藏》卷帙浩瀚,网罗繁富,内容博杂,是研究道教的主要资料库。然而其中许多典籍的编撰者不明,成书时代不详,分类也不太合理,使研习者检索颇感不便。《道藏提要》仿照《四库全书提要》的体例,尽量利用前人研究《道藏》的成果。中国学者如刘师培、陈垣、陈寅恪、汤用彤、陈国符、王明、陈撄宁、翁独健等的有关著作,日本学者吉冈义丰、大渊忍尔、福永光司的有关著作,都以之作为参考借鉴。其书宗旨,在于考订介绍《道藏》中每一部经书的时代、作者、内容。除了采用传统考订、训诂方法,还充分利用佛道二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与佛教发展的情况对比,利用中国哲学发展思潮的总趋势来判断某一经书的时代,力求把一些难以确定年代的典籍给它找出比较接近实际的时代断限。书末附有道书《编撰人简介》、《新编道藏分类目录》、《正续道藏经目录》、《编撰人索引》、《道藏书名索引》。作者意在追求本书成为一部阅读《道藏》和研究道教极具学术价值而又较为完整适用的工具书,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索引

《道藏索引》

署名(法)施舟人原编,陈耀庭改编。副题为《五种版本道藏通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出版。《道藏》卷帙浩繁,其传统分类法令当今学者颇感检索不便。目前国际公认的《道藏》检索工具书是法国学者施舟人教授于1975年编制的《道藏通检》。该书采用逐字引得的编制方法,颇便使用者检索道经。1989年,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陈耀庭教授在访法讲学期间,经施舟人教授同意,无偿利用《道藏通检》的成果,改编为《道藏索引》。施舟人原编索引将所有道书按书表、科仪等分类编排,使读者能一目了然。该索引又将道经名简化,仅留其最重要部分,这样既可帮助读者推测其原书名,又可便于寻找相关书目。该索引还可帮助读者寻求书名有较大更动的道经。

改编者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 一是充分保留原编的一字索引的内容;
  2. 二是按原编者编定的子目顺序,新编《五种版本道藏经书子目联合目录》,目录中分列五种版本的字号、册数和页码;
  3. 三是根据中国读者使用习惯,新编《音序检字》;
  4. 四是新编两个附录,以方便使用。

这是一本可以检索五种版本《道藏》的工具书,是中法学者合作的成果,十分有利于推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道教学术研究。

辑要

清代没有进行新编《道藏》的工作,产生了《正统道藏》的节编(加上一些清代出的道书) ── 《道藏辑要》。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进士彭定求选录《正统道藏》的精要约二百多种,按二十八宿字号,分成二十八集,共二百馀册,凡道教的重要经籍、科仪戒律、碑传谱录等皆收编。到嘉庆年间(1796─1820年),蒋元庭又编《道藏辑要目录》一卷,存录道书二百七十九种,计二百六十八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原来的《道藏辑要》已很少见,成都二仙庵又予以翻刻,并新增有贺龙骧所编《道藏辑要子目》五卷及清代晚出的道书。所收道书与道经书目增至三百一十九种,其中新增道书一百一十四种。其刻板现存成都青羊宫,巴蜀书社据之重印。台湾也有精装本《道藏辑要》。书中所录明《正统道藏》未收的经典,是研究明清道教思想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参考资料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227,229,230,1701页。
  2. 李养正:《道教手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05─308,358─359页。
  3.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第171─172,417,803,829,931页。
  4.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卷,第297-303,788-799,802-805,931页,第三卷,第212-216,462─463页,第四卷,第453-464页。
  5.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1-27,第32-33页。
  6. 朱越利:《道经总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144─146,148─149,150─154,155─162,327─329页。
  7.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上册,第182─188页。
  8. 黄开国、李刚等主编:《诸子百家大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617页。
  9. 朱越利:《道经总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251─252页。
  10. 任继禹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页1至10、页1531。
  11. (法)施舟人原编,陈耀庭改编:《道藏索引--五种版本道藏通检》之胡道静〈序〉、施舟人〈序〉、陈耀庭〈改编者的话〉﹝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注释

  1. 《太上黄箓斋仪》卷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