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6年1月11日 (一) 13:23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是汇集所有道教经典书籍而分类编纂的总集。在唐高宗、武则天时,已有名为《一切道经》的道书汇编。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唐玄宗下诏搜访道经,纂修成“藏”,名为《三洞琼纲》,道教经籍首次正式成藏。此后,宋、金、蒙古、明四代均曾编修过全藏。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编修成《大宋天宫宝藏》,至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扩编成《万寿道藏》,并首次全藏雕板印刷,到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又编刻《琼章宝藏》。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编刻《大金玄都宝藏》。元太宗九年(1237年)至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编刻《玄都宝藏》。明代正统十年(1445)及万历三十五(1607)年编刊了《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清代没有编刻过全藏,只有选刊明代《道藏》并加以增辑的《道藏辑要》。由于明代《正统道藏》并《万历续道藏》是古代《道藏》中唯一的全藏传本,所以《道藏》一词常用以指称此二藏的合印本。近代以来,志于续补明代《道藏》者不乏其人,较重要的成果有民国时期出版的《道藏精华录》,1950至70年代出版的《道藏精华》,1990年代出版的《藏外道书》、《中华续道藏》、《敦煌道藏》、《道书集成》。2004年,中国道教协会主持编纂的《中华道藏》出版。

历史

早期对道书的分类和整理

道书的分类和整理工作,始于东晋。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已著录道书670卷、符箓500多卷。南北朝时,陆修静广为搜访,以“三洞”分类编成《三洞经书目录》,著录道书并药方、符图等1,228卷,是首部道经书目,又有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纂成《玉纬七部经书目》。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和《太上众经目》。建德三年(574),北周武帝令道士王延校定三洞经书。隋朝官方也进行过收集整理道书的工作。

唐代至五代十国(618-960年)

一切道经

在前代的基础上,唐代继而大规模集结道经、编纂道藏。如前述,在唐弘道元年,道士王悬河曾在成都立《道藏经序碑》,而从敦煌遗书发现唐高宗所撰的《一切道经序》表明,当时应有名《一切道经》的道经汇编。唐玄宗即位不久,敕道士史崇玄等与昭文馆、崇文馆学士,据长安京中藏内见在经书2千馀卷,修成《一切道经音义》。《正统道藏》太平部收有《一切道经音妙门由起》。

三洞琼网

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唐玄宗又发使搜访道经,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琼纲》,后人用以指称此藏本身,总计3744卷[1](一说5700卷[2],一说7300卷[3])。天宝七年(748年),诏令缮写分送各地。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长安、洛阳两京秘藏多遭焚毁。上元年间(760年-761年),所收经箓6千馀卷。大历年间(766年-779年),道士申甫搜寻道经,于京中缮写,至7千卷。[4]。及至黄巢之乱,“灵文秘轴,焚荡之馀,散无统纪”,当时有道士神隐子“收拾馀烬,复为三洞经”,但再经五代变乱,“篇章杂揉”[5]

宋辽金元时期(960年-1368年)

大宋天宫宝藏

北宋初年,宋太宗搜寻道书7千馀卷,命徐铉、王禹偁校正抄写,删去重复,得3,737卷。至大中祥符初,宋真宗命王钦若详定道藏,尽以“秘阁道书”、“太清宝蕴(亳州太清宫唐代道藏写本)”出降于馀杭郡(今浙江杭州),由戚纶、陈尧佐、道士朱益谦、冯德之等专其修校,凡4359卷。大中祥符九年(1016),王钦若撰篇目上献,宋真宗赐名曰《宝文统录》。

然而由于“纲条漶漫,部分参差,与《琼纲》《玉纬》之目,舛谬不同,岁月坐迁,科条未究”[6],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时,道士张君房得到戚纶、王钦若的推荐出任著作佐郎,专事修藏,据朝廷发到馀杭郡及江南各地旧《道藏》经本,铨次成藏。天禧三年(1019)修成,全书以“千字文”为函目,从“天”字到“宫”字,故题名《大宋天宫宝藏》。张君房又撮其精要,撰成《云笈七签》。

万寿道藏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又诏令搜访道书,于书艺局令道士元妙宗、王道坚校订,增至5387卷。政和三年(1113年),再诏搜访道书。次年,接纳黄裳建议,在福州闽县刻版,完成进经版于京师,共540函,5481卷,称《政和万寿道藏》。这是《道藏》全藏首次刊板印刷。

琼章宝藏

靖康之乱,北方各处《道藏》多毁于兵火,惟南方仍多有全本。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宋孝宗下诏把福州闽县报恩光孝观所藏的《政和万寿道藏》送往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写成数部,题名为《琼章宝藏》并分赐各地道观。

大金玄都宝藏

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诏以南京(今河南开封)的《政和万寿道藏》经板付中都(今北京)十方天长观。明昌元年(1190年),诏令十方天长观提点孙明道搜访遗经,重修《道藏》,补刻经板。此藏修成凡602帙6455卷,题曰《大金玄都宝藏》。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失火,经板焚毁。

玄都宝藏

元太宗九年(1237年),宋德方遵从其师丘处机之遗意倡刊《道藏》,令其弟子秦志安在平阳玄都观总领其事,至乃马真皇后称制的第三年(1244年),全藏刊毕,凡7,800馀卷,亦称《玄都宝藏》。元定宗年间(1246年-1248年),经板移至永乐镇纯阳万寿宫。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诏令焚毁除《道德经》以外的其馀《道藏》经文印板,遂遭焚毁。

明代(1368年-1644年)

正统道藏

主条目:正统道藏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修道典。正统九年(1444年),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正统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全藏凡5305卷,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共480函。因修成于正统年间,后世称作《正统道藏》。

万历续道藏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神宗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道藏》。在原《道藏》上续补180卷,仍以《千字文》为函目,自“杜”字号至“缨”字号,凡32函。总计明代《道藏》凡5485卷,512函。由于明代《正统道藏》并《万历续道藏》是古代《道藏》中唯一的全藏传本。清末八国联军之乱,明代《道藏》经板悉遭焚毁。及至民国初年,上海涵芬楼据北京白云观藏本影印,得以流通至今。

清代(1644年-1912年)

道藏辑要

主条目:道藏辑要

清代没有编刻过全藏,只有选刊明代《道藏》并加以增辑的《道藏辑要》。康熙年间(1662─1722年),彭定求选录《正统道藏》的精要约2百多种,编成《道藏辑要》。嘉庆年间(1796─1820年),蒋元庭增辑清代道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贺龙骧等再行增辑并在成都二仙庵翻刻,新增道书114种。

近代(1912年至今)

近代以来,志于续补明代《道藏》者不乏其人。民国时期,丁福保精选明代《道藏》及藏外道书100种148卷为《道藏精华录》。1952至1979年间,萧天石编辑了十七辑《道藏精华》。1992年和1999年,巴蜀书社和新文丰出版社均以补续明代《道藏》为旨,分别出版了《藏外道书》和《中华续道藏》。1999年,又有编收敦煌考古发现唐代道经的《敦煌道藏》,以及遍收道书的《道书集成》面世。2004年,中国道教协会主持编纂的《中华道藏》出版,尽录明代以前道教典籍。

相关条目

道藏源流考

注释

  1. 见《文献通考》卷224引《宋三朝国史志》
  2. 见《道藏尊经历代纲目
  3. 杜光庭删《太上黄箓斋仪》卷52
  4. 见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卷52
  5. 见《道藏尊经历代纲目》
  6. 《云笈七签》序

参考资料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227,229,230,1701页。
  2. 李养正:《道教手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05─308,358─359页。
  3.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第171─172,417,803,829,931页。
  4.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卷,第297-303,788-799,802-805,931页,第三卷,第212-216,462─463页,第四卷,第453-464页。
  5.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1-27,第32-33页。
  6. 朱越利:《道经总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144─146,148─149,150─154,155─162,327─329页。
  7.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上册,第182─188页。
  8. 黄开国、李刚等主编:《诸子百家大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617页。
  9. 朱越利:《道经总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第251─252页。
  10. 任继禹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页1至10、页1531。
  11. (法)施舟人原编,陈耀庭改编:《道藏索引--五种版本道藏通检》之胡道静〈序〉、施舟人〈序〉、陈耀庭〈改编者的话〉﹝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道藏源流
唐代 三洞琼纲
北宋 大宋天宫宝藏 | 云笈七签 | 万寿道藏
南宋 琼章宝藏
金代 大金玄都宝藏
元代 玄都宝藏
明代 正统道藏 | 万历续道藏
清代 道藏辑要
民国 道藏精华录
当代 道藏精华(1956至1979年) | 庄林续道藏(1975年) | 藏外道书(1992年)
中华续道藏(1999年) | 敦煌道藏(1999年) | 道书集成(1999年)
中华道藏(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