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5月23日 (六) 10:54的版本 (新页面: 道藏,道教經籍的總集。《道藏》的編纂始於唐代。魏晉以後,道書日增,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遐覽》已著錄道書六百多卷。南北朝時,...)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道教經籍的總集。《道藏》的編纂始於唐代。魏晉以後,道書日增,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遐覽》已著錄道書六百多卷。南北朝時,陸修靜按「三洞」分類,編《三洞經書目錄》,是為道教史上第一部經書目錄。後孟法師按三洞四輔分類法編纂《玉緯七部經書目》。此後陶弘景又撰《經目》和《太上眾經目》。至唐開元(713─741年)中,始有道書的首次編纂成藏,即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經唐末五代之亂,道書大量亡佚。宋開國後,曾先後五次收集整理道經,重修《道藏》,前後編成《寶文統錄》、《天宮寶藏》、《萬壽道藏》、《瓊章寶藏》。金代編有《大金玄都寶藏》,元代則有《玄都寶藏》。這些《道藏》歷經兵火和元代的焚經,早已不存。現存者為明正統十年(1445年)刊行的《正統道藏》及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張國祥緝印的《萬曆續道藏》。

簡史

開元道藏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編纂於唐開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即位,令史崇玄等四十餘人撰《一切道經音義》,在此基礎上,又於開元中發使四處搜訪道經,加上原來京中所藏,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總計三千七百四十四卷(一說五千七百卷,一說七千三百卷)。《開元道藏》的編纂體例采取三洞分類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天寶七年(748年)詔令傳寫,以廣流布。至唐末五代,毀於兵火,遂不復存。

寶文統錄

宋代編纂的道藏之一,編纂於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間。唐安史之亂後,兩京所藏道書多遭焚毀,後經唐肅宗、唐代宗詔令搜集整理,道士申甫、杜光庭、暨齊物海內搜羅,但「玉笈琅函,十無三二」[1],流失較大。宋朝開國後,於宋太宗時期搜尋道書七千餘卷,命散騎常侍徐鉉、知制誥王禹偁等校,刪除重複,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至大中祥符初,宋真宗命宰臣王欽若總領,選道士朱益謙、馮德之等修校,在徐鉉、王禹偁的基礎上增補六百二十二卷,計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玄部一千零十三卷,洞神部一百七十二卷,太玄部一千四百零七卷,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部三百七十九卷,共四千三百五十九卷。撰為篇目進上,賜名《寶文統錄》,今佚。

大宋天宮寶藏

宋代編纂的道藏之一。由於《寶文統錄》編纂不太理想,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任命張君房為著作佐郎,專事修藏。張君房依原有道書和從蘇州、越州、台州等地所徵集的經本,與道士們按三洞綱條、四部錄略,品詳科格,商校異同,以詮次之,編為一藏,共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起《千字文》「天」字為函目,終於「宮」字,題名《大宋天宮寶藏》,今佚。

萬壽道藏

宋代編纂的道藏之一。到宋徽宗崇寧時(1102─1106年),又詔令搜訪道書,於書藝局令道士校訂《天宮寶藏》,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政和(1111─1118年)中再詔天下搜訪道教遺書,設立經局,敕令道士元妙宗、王道堅校訂,送福州閩縣由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黃裳役工鏤板,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稱《萬壽道藏》。因修藏於政和年間,故又稱《政和萬壽道藏》。這是第一部有刊板的道藏。《萬壽道藏》於靖康(1126─1127年)之亂中散佚,至金代已殘缺,今不存。

大金玄都寶藏

金代編纂的道藏。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詔以南京(今河南開封)的《道藏》經板付中都(今北京)十方天長觀。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詔令十方天長觀提點孫明道搜求遺書,重修《道藏》。孫明道分遣道士訪遺經於天下,得一千零七十四卷,以補《萬壽道藏》殘存經板二萬一千八百餘冊,共積得八萬三千一百九十八冊,並依三洞四輔,品詳科格,商校異同而編成一藏,計六百零二帙六千四百五十五卷,題曰《大金玄都寶藏》。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因天長觀火災被焚毀,今不存。

玄都寶藏

元代編纂的道藏。元太宗九年(1237年),道士宋德方、秦志安搜求遺經,計劃重刊《道藏》。歷時八年,成《藏》於元乃馬真皇后稱制的第三年(1244年),共七千八百餘卷,仍取名《玄都寶藏》,經板存於平陽玄都觀。元世祖至元八年(1281年),詔令焚毀除《道德經》以外的其餘《道藏》經文印板,《玄都寶藏》刊板遂遭焚毀,藏經因此亡佚許多。今不存。

正統道藏

明代編纂的道藏。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年),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重編《道藏》,永樂八年(1410年),張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繼續主持編藏。到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年)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備,於正統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名《正統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採用《千字文》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為若干卷,頒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觀。到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命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續補《道藏》,仍以《千字文》為函次,自「杜」字號至「纓」字號,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萬曆續道藏》。與《正統道藏》合計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現存明版《正統道藏》,這是我國現存的唯一官修道藏。1923─192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借用北京白雲觀所藏明刊《正統道藏》,以涵芬樓名義影印,縮改為六開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種,一千一百二十冊。今有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道藏》影印本,另有台灣藝文印書館、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於世。

編篡體例

《正統道藏》的編纂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所謂「三洞」,指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南朝劉宋道士陸修靜(406─477年)撰《三洞經書目錄》,將道書分為三類,即洞真、洞玄、洞神。洞真部以《上清經》為主,號稱上乘;洞玄部以《靈寶經》為主,號稱中乘;洞神部以《三皇經》為主,號稱下乘。陸修靜首創的三洞分類法,使繁多的道書得以歸類,奠定了以後纂修《道藏》的基礎。所謂「四輔」,最早見於孟法師《玉緯七部經書目》。由於以三洞分類,不能囊括全部道書,故繼三洞之後又產生了「四輔」,以作為對三洞的補充或輔助。四輔指:太清部、太平部、太玄部、正一部。太玄是洞真之輔,太平是洞玄之輔,太清是洞神之輔,正一則總輔上述六部,遍陳三乘。

十二類

  1. 本文類,指經教的原本真文。
  2. 神符類,指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
  3. 玉訣類,指對道書的注釋疏義。
  4. 靈圖類,指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圖象為主的經籍。
  5. 譜錄類,指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跡及功德名位的道經。
  6. 戒律類,指戒規、科律類經書及功過格。
  7. 威儀類,指齋醮及科儀一類經籍。
  8. 方法類,指修真養性及設壇祭煉方法一類道書。
  9. 眾術類,指外丹及數術類道書。
  10. 記傳類,指仙真傳記碑銘及道觀志書。
  11. 讚頌類,指唱頌神靈的經書。
  12. 章表類,指齋醮所上章奏、青詞等。

今《正統道藏》即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編纂。這種分類法有其不足,比如四輔以下不分類,使體例混亂,檢索不便等。近人陳攖寧於1930年代曾對《道藏》經書重行分類,據其書的性質分為十四類。相信將來重修《道藏》會有更科學、更合理的分類。現存《道藏》雖在分類層次上不太科學,但其內容豐富,除道教經書外,還收有一些諸子百家著作,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社會歷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民情風俗、國民心理的寶貴資料,也可作版本、校對之用。學者們正在籌劃新編《中華道藏》。

檢索及提要

目錄

《道藏經目錄》

作者不詳。道教目錄著作。四卷。前有《道教宗源》及凡例,講述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法。卷一為洞真部目錄,卷二為洞玄部目錄,卷三為洞神部目錄,卷四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目錄。共收道經目錄一千四百一十五種,計四千五百十七卷,以《千字文》編號。後附有《續道藏經目錄》,自杜字號至纓字號,收錄道經目錄五十二部,一百八十卷,尾題:大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張國祥奉旨校梓。張國祥為五十代天師,萬曆時奉旨編《續道藏》,可知《道藏經目錄》成書於正、續道藏刊行之時。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

《道藏闕經目錄》

作者不詳。道教目錄著作。二卷。卷上題目下注謂「于舊目錄內抄出」。近人陳垣認為此書即明《正統道藏》刊行時校元代道藏所缺之目錄。全篇所錄闕經書目七百八十六部。篇末附有《道藏尊經歷代綱目》,講到三洞四輔時,謂洞神則太清、正一輔之,與傳統的太清輔洞神、正一總輔六部的說法略有不同。此書為研究《道藏》流變的參考文獻。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

目錄詳注

《道藏目錄詳注》

四卷。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年),北京白雲觀道士白雲齋(陳國符先生認為白雲齋是南京朝天宮道士)。《詳注》以《道藏》之文,分門編次,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每條各有解題,如《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之例。雖稱「詳注」,但實際上比較簡略。後收入清人紀昀等所編《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這是一部關於《道藏》的工具書。

提要

《道藏提要》

任繼愈主編,鍾肇鵬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明《正統道藏》以及《萬曆續道藏》卷帙浩瀚,網羅繁富,內容博雜,是研究道教的主要資料庫。然而其中許多典籍的編撰者不明,成書時代不詳,分類也不太合理,使研習者檢索頗感不便。《道藏提要》仿照《四庫全書提要》的體例,盡量利用前人研究《道藏》的成果。中國學者如劉師培、陳垣、陳寅恪、湯用彤、陳國符、王明、陳攖寧、翁獨健等的有關著作,日本學者吉岡義豐、大淵忍爾、福永光司的有關著作,都以之作為參考借鑒。其書宗旨,在於考訂介紹《道藏》中每一部經書的時代、作者、內容。除了採用傳統考訂、訓詁方法,還充分利用佛道二教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係,與佛教發展的情況對比,利用中國哲學發展思潮的總趨勢來判斷某一經書的時代,力求把一些難以確定年代的典籍給它找出比較接近實際的時代斷限。書末附有道書《編撰人簡介》、《新編道藏分類目錄》、《正續道藏經目錄》、《編撰人索引》、《道藏書名索引》。作者意在追求本書成為一部閱讀《道藏》和研究道教極具學術價值而又較為完整適用的工具書,為使用者提供方便。

索引

《道藏索引》

署名(法)施舟人原編,陳耀庭改編。副題為《五種版本道藏通檢》。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出版。《道藏》卷帙浩繁,其傳統分類法令當今學者頗感檢索不便。目前國際公認的《道藏》檢索工具書是法國學者施舟人教授於1975年編制的《道藏通檢》。該書採用逐字引得的編制方法,頗便使用者檢索道經。1989年,時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陳耀庭教授在訪法講學期間,經施舟人教授同意,無償利用《道藏通檢》的成果,改編為《道藏索引》。施舟人原編索引將所有道書按書表、科儀等分類編排,使讀者能一目了然。該索引又將道經名簡化,僅留其最重要部分,這樣既可幫助讀者推測其原書名,又可便於尋找相關書目。該索引還可幫助讀者尋求書名有較大更動的道經。

改編者主要依據以下原則:

  1. 一是充分保留原編的一字索引的內容;
  2. 二是按原編者編定的子目順序,新編《五種版本道藏經書子目聯合目錄》,目錄中分列五種版本的字號、冊數和頁碼;
  3. 三是根據中國讀者使用習慣,新編《音序檢字》;
  4. 四是新編兩個附錄,以方便使用。

這是一本可以檢索五種版本《道藏》的工具書,是中法學者合作的成果,十分有利於推動中國及世界範圍內的道教學術研究。

輯要

清代沒有進行新編《道藏》的工作,產生了《正統道藏》的節編(加上一些清代出的道書) ── 《道藏輯要》。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進士彭定求選錄《正統道藏》的精要約二百多種,按二十八宿字號,分成二十八集,共二百餘冊,凡道教的重要經籍、科儀戒律、碑傳譜錄等皆收編。到嘉慶年間(1796─1820年),蔣元庭又編《道藏輯要目錄》一卷,存錄道書二百七十九種,計二百六十八冊。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因原來的《道藏輯要》已很少見,成都二仙庵又予以翻刻,並新增有賀龍驤所編《道藏輯要子目》五卷及清代晚出的道書。所收道書與道經書目增至三百一十九種,其中新增道書一百一十四種。其刻板現存成都青羊宮,巴蜀書社據之重印。台灣也有精裝本《道藏輯要》。書中所錄明《正統道藏》未收的經典,是研究明清道教思想和歷史的重要文獻。

參考資料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227,229,230,1701頁。
  2. 李養正:《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05─308,358─359頁。
  3.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第171─172,417,803,829,931頁。
  4.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卷,第297-303,788-799,802-805,931頁,第三卷,第212-216,462─463頁,第四卷,第453-464頁。
  5.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1-27,第32-33頁。
  6. 朱越利:《道經總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第144─146,148─149,150─154,155─162,327─329頁。
  7.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上冊,第182─188頁。
  8. 黃開國、李剛等主編:《諸子百家大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617頁。
  9. 朱越利:《道經總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第251─252頁。
  10. 任繼禹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頁1至10、頁1531。
  11. (法)施舟人原編,陳耀庭改編:《道藏索引--五種版本道藏通檢》之胡道靜〈序〉、施舟人〈序〉、陳耀庭〈改編者的話〉﹝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註釋

  1. 《太上黃籙齋儀》卷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