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援神契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书援神契》,道教典籍,元代佚名道士撰述,一卷,明代《正统道藏》收入正一部。此书之序文撰于大德九年(1305年),其书考证道教名物之源,卷首有作者自言:书中援引儒家六经为据,考证道教宫观、醮坛、钟磬、香灯、神祗、饼果(附酒)、帐幕、法服、冠裳、圭简、位牌、符简、步虚、章表、跪拜、法尺、法剑、方彩、禁祝、符文、铺灯、附体、手炉、帝钟、气诀、令牌、幡幢、云璈、祷疾、晴雨(附禳灾)、休粮、道士,以上三十四条名物,据称皆本乎儒家古制。从本书考证可见儒道二教文化确有同根同源之关系。

世之议老子教者,皆曰异端,其初本与儒,而末之流自异也。儒不可谓之教,天下常道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而作,何教之云?周道衰,礼乐废,而俗多诈,视孔子之道若与时异,因指为教,其本诸此。老子与孔子同时,最号知礼,孔子常问以礼。老子以道莫行于乱世,洁己去国,务为清虚。孔子悯道之不行,斯文将丧,历聘诸国,其进退不同,衣服礼法未尝异也。后世孔子徒之服随国俗变,老子徒之服不与俗移。故今之道士服,类古之儒服也。至于修养性命,则本乎易;醮祭鬼神则本乎周礼,春官、宗伯符檄冠佩,又未尝不本乎古之制也。因末流之弊,列于巫祝,作是书而大之,本其源流凡三十四条,名之曰《道书援神契》。大德九年序。[1]

注释

  1. 〈道书援神契序〉,收入《道书援神契》,载《道藏》,第32册,页143c。此引用《道藏》原文采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三十六册影印本。

参考文献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道书援神契》,见《道藏》,第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