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書援神契》,道教典籍,元代佚名道士撰述,一卷,明代《正統道藏》收入正一部。此書之序文撰於大德九年(1305年),其書考證道教名物之源,卷首有作者自言:書中援引儒家六經為據,考證道教宮觀、醮壇、鐘磬、香燈、神祗、餅果(附酒)、帳幕、法服、冠裳、圭簡、位牌、符簡、步虛、章表、跪拜、法尺、法劍、方綵、禁祝、符文、鋪燈、附體、手爐、帝鐘、氣訣、令牌、幡幢、雲璈、禱疾、晴雨(附禳災)、休糧、道士,以上三十四條名物,據稱皆本乎儒家古制。從本書考證可見儒道二教文化確有同根同源之關係。

世之議老子教者,皆曰異端,其初本與儒,而末之流自異也。儒不可謂之教,天下常道也。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而作,何教之云?周道衰,禮樂廢,而俗多詐,視孔子之道若與時異,因指為教,其本諸此。老子與孔子同時,最號知禮,孔子常問以禮。老子以道莫行於亂世,潔己去國,務為清虛。孔子憫道之不行,斯文將喪,曆聘諸國,其進退不同,衣服禮法未嘗異也。後世孔子徒之服隨國俗變,老子徒之服不與俗移。故今之道士服,類古之儒服也。至於修養性命,則本乎易;醮祭鬼神則本乎周禮,春官、宗伯符檄冠佩,又未嘗不本乎古之制也。因末流之弊,列于巫祝,作是書而大之,本其源流凡三十四條,名之曰《道書援神契》。大德九年序。[1]

註釋

  1. 〈道書援神契序〉,收入《道書援神契》,載《道藏》,第32冊,頁143c。此引用《道藏》原文採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

參考文獻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 《道書援神契》,見《道藏》,第3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