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童谣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文学
道教诗词
道诗 道词
道教散文
道教小说
道教戏曲
其他
楹联 掌故 童谣

童谣是在儿童间流行的歌谣。它的特点是不用乐器伴奏而歌唱。

童谣之发端相当早。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在周文王与周武王的时代即有童谣。后来民间也多有童谣流行。童谣有儿童自发编创的,也有成人教授使之歌唱的。童谣有不同类型,道教童谣是其中之一。

所谓道教童谣是根据道教的思想旨趣而创作的并且在儿童中流行的歌谣。从功能上看,道教童谣也具有预谶的作用。历史上,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社会上往往出现一些符合道教预谶精神的童谣。例如隋朝杨坚当皇帝之前,社会上有些人就放出杨坚有“龙颜”当为皇帝的谶语。《隋书.王劭传》说:陈留有一座老子祠,祠中有枯柏。世上传说,老子将“度世”,曾经预言枯柏如果生出东南枝,就会有圣人出世,道教就会盛行。到了南齐的时候,枯柏真的从下生枝,并且朝东南上指,夜间,有三个童子结伴唱起歌谣:“老子庙前古枯树,东南状如伞,圣主从此去。”据说杨坚到亳州当刺史,亲自到老子祠察看,只见柏枝回抱,与童子歌谣所唱吻合。杨坚于是把自己当作“圣主”。隋朝末年,又有童谣唱道:“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前人解释,此童谣中的“李”暗示将有李姓兴起为帝王,而“桃”通于“陶”,指的是“陶唐”,省略了“陶”字,就剩下“唐”,暗示有唐王朝取代隋朝。这种谶语式的童谣与楼观道士歧晖关于李氏将起而为帝并且大兴道教的谶语颇相类似,很可能出于道门中人的创作。

道教童谣因为琅琅上口,易于流行,这在客观上起到了特殊的宣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