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神仙
神仙學說
神仙的特點 成仙的基礎
修仙的途徑 神仙的等級
先天尊神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三官大帝
四御 土皇
西王母 雷祖
星君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五星七曜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
斗姆 六十甲子神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
東嶽大帝 碧霞元君
雷部五元帥 雷公電母
龍王 雨師 風伯
土地神及地方保護神
城隍 門神
土地 灶神
財神和福祿壽星
財神
福祿壽星
冥司神靈
酆都大帝 十殿閻王
得道仙真
觀音 八仙 媽祖
關帝 呂祖 王靈官
臨水夫人 三茅真君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三山國王

神仙,道教信仰的一種超自然存有,具有長生不死、神通廣大等性質,可由普通凡人轉變而成。《莊子》中記載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之「神人」、「真人」等乃是後世道教神仙的雛形,《漢書‧藝文志》又說其能「保全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外」,漢代劉向則首次將歷史上的各種神仙傳說彙編成《列仙傳》。道教正式創立後,更極力宣揚有關神仙的信仰,晉代葛洪曾撰〈論仙〉論證神仙之實有,又編《神仙傳》記錄歷代神仙之事跡,並描述神仙之神異屬性言:「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虎,上造太階;或化為鳥獸,浮游青霄;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之見;面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俗流。」唐代《三洞群仙錄》〈序〉又以為神仙乃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者。後世專門記載神仙事蹟及其修行方法的著作還有很多,所錄神仙既有上古傳說人物,也有真實歷史人物,並對各種神仙進行過階品劃分,如《太真科》分其為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等九品。後來,神仙一詞不僅可指已經得道成仙的人,而且也可用來稱呼正在修行的道士,如《天隱子》〈神仙〉言:「人生時稟得靈氣,精明通悟,學無滯塞,則謂之神;宅神于內,遺照于外,自然異於俗人,則謂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道門通教必用集》也曾以神仙為現實中「七品道士」之第二品,並謂:「神仙道士,謂變化不測,超高凡界。」而這些現實中的道士經過修煉,最終是可以成為神仙的,如《重陽全真集》即鼓勵人們進行內丹修煉,並說:「氣神相結,謂之神仙。」

參考文獻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