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会元(李道纯)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道德会元(李道纯)
编  著:李道纯
卷  数:二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谈字号
涵芬楼本第387册
新文丰本第21册
三家本第12册
道藏提要:编号694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德真经
第12册
 

《道德会元》李道纯撰。约成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二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李道纯自称希望通过此书“会至道以归元”,故将其书命名为《道德会元》。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三十七章,下卷四十四章。作者自序称因为世间流传的《道德经》错讹很多,其注解也多是各执一端,这实际上背离了圣人的本意。故“将正经逐句下添个注脚,释经之义以证颐神养气之要。又于各章下总言其理,以明究体穷源之序。又于各章复作颂,以尽明心见性之机。至于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间,平常履践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自序〉后为〈道德会元序例〉,声称:所有注解《道德经》的版本,只有河上丈人的章句版本比较合理,于是李道纯便以之为校对参照,将诸本差讹大概列出二十处,名为〈正辞〉。又参究诸本解释,把其认为与《道德经》义理不相合的讹谬之处列出十四例,名为〈究理〉。李道纯注解《道德经》的主要观点,是主张儒、释、道三教本为一体。其书体例为:先在《道德经》原文每一句下添加注脚,从“颐神养气”的角度来解释经义,再在各章后总括义理,同时用释家的“明心见性”观和儒家的“修齐治平”观来解释经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伦理思想和佛教的心性观念来阐释《道德经》。

道德会元序

窃谓伏羲画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此二者,其诸经之祖乎。今之学者未造其理,何哉?盖由不得其传耳。予素不通书,因广参遍访,获遇至人,点开心易,得造义经之妙。于是罄其所得,撰成《三天易髓》,授诸门人,惟老子《道德经》未能究竟。一日有传济庵者携紫清真人《道德宝章》示予,观其注脚,颇合符节。其中略有未尽处,予欲饶舌,熟思之未敢。后有二三子,各出数家解注请益于予,先以正经参对,多有异同。或多一字,或少一字,或全句差殊,或字讹舛,互有得失,往往不同。予叹曰:正经尚尔,况注解乎?或问其故,曰:始者,抄写人差误尔。或开板有失点对,或前人解不通处妄有增加,以讹传讹,支离错杂故也。曰:孰为是?曰:《河上公章句》、紫清《道德宝章》颇通。曰:何故?曰:与上下文理血脉贯通者为正。曰:诸家解义如何?曰:所见不同,各执一端耳。曰:请问其详。曰:盖由私意揣度,非自己胸中流出,故不能广而推之也。得之于治道者执于治道,得之于丹道者执于丹道,得之于兵机者执于兵机,得之于禅机者执于禅机。或言理而不言事者,或言事而不言理者,至于权变智谋,旁蹊曲径,遂堕于偏枯,皆失圣人之本意也。殊不知圣人作经之意,立极于天地之先,运化于阴阳之表,至于覆载之间,一事一理,无有不备,安可执一端而言之哉?予遂饶舌,将彼解不通处及与圣人经义相反处,逐一拈出,举似诸子,众皆曰然。自后请益者屡至,不容缄默,遂将正经逐句下添个注脚,释经之义,以证颐神养气之要。又于各章下总言其理,以明究本穷源之序。又于各章后作颂,以尽明心见性之机。至于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问、平常履践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于中。又作正辞究理二说,冠之经首,明正言辞,究竟义理,以破经中异同之惑,目之曰《道德会元》。俾诸后学密探熟味,随其所解而入,庶不堕于偏枯,会至道以归元也。惟是言辞鄙俚,无非直解,经义未敢自以为是。然较之诸本,其庶几焉与我同志,其鉴诸时。至元庚寅孟夏旦日,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序。[1]

注释

  1. 李道纯:〈道德会元序〉,载《道德会元》,收入《道藏》,第12册,页642a-c。本条目引用《道藏》原文采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三十六册影印本。

参考资料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319页。
  2.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3.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