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1字节 、 2015年5月28日 (四) 11:11
千手千眼觀音的形相在不同的經典及藝術創作中各有不同。由唐代法師菩提流志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曾提及繪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的準則,當中對此形相的細節有所介紹:
:若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像變者,當用白疊毛縱廣十肘或二十肘。是菩薩身作閻浮檀金色,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夾,一手執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罥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仗等印,或單結手印皆各不同。如心經說,手腕一一各著環釧,身服著以天妙寶衣,咽垂瓔珞。其綵色中勿銷皮膠,水以相和,當用香乳香膠調和。又一本云此土無好白 疊毛者,但取一幅白疊毛亦得。圖畫其菩薩身,當長五尺而有兩臂。<ref>菩提流志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20,第1058號,頁101中02-頁101中17。</ref>
上述引文提及所畫之千手千眼觀音其面應有三眼,臂有千手,千手掌中各有一眼,頭戴寶冠,有正大手十八隻,手中各持不同法器。儘管現今流傳下來的千手千眼觀音畫作的細節各有不同,但這個形象已經成為典型的觀音形相。
<br style="clear:both;">
隨著觀音信仰在中國傳播越久,有關觀音的形象與傳說亦不斷出現。宋元以來,民間士人認為觀音亦即上古女真妙善。現存清代學者阮元(1764-1849)編纂的《兩浙金石志》,收錄了杭州天竺寺僧人道育於北宋崇寧三年(1104)五月二日所立的〈宋重立大悲成道傳〉碑記。此碑刻上了僧人義常於聖歷二年(699)仲夏十五日所書的碑文,當中提及妙善曾入香山修行,被視為仙人,並曾以自身雙眼及雙手予其身為國王的父親入藥治病。後其父到香山欲答謝施以手眼之仙人時,才驚覺仙人乃自己之女兒妙善。國王十分傷痛,衷心發願希望天地神靈能夠令女兒手眼重生。發願過後,忽然間妙善突然消失,而天上見千手千眼大悲觀音身相顯現。國王深受震撼,揚聲懺悔,希望觀音能夠還復本體,接受供養。一刻間,妙善恢復原本的面貌,手眼皆已復原,並且合掌而坐仿如入定,國王遂在香山建塔十三層以覆蓋妙善之身。<ref>〈宋重立大悲成道傳〉,收入阮元:《兩浙金石志》(據清道光四年(1824)李澐刻本),卷7,頁6b-10a。</ref >根據〈宋重立大悲成道傳〉碑書於元符三年(1100)歲次庚辰九月初一的贊文所述,香山千手千眼大悲菩薩即是觀音化身。
上述有關妙善為觀音的故事在其他民間文獻中亦廣泛流傳,如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1254-1322)的妻子管道升(1262-1319)曾在元大德丙午歲(1306)撰〈觀世音菩薩傳略〉,其內容亦謂觀音為妙莊王第三女妙善。<ref>〈觀世音菩薩傳略跋〉,收入俞正燮:《癸巳類稿》(據道光十三年(1833)刊本),卷15,頁14b。</ref>搜集民間文獻而編成的《 [[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 》亦以妙善為觀音菩薩,但內容卻有增加變異。如說妙善前世為乃鷲嶺孤竹國祗樹園施勤長者第三子施善,後來生於北闕國妙莊王家中為第三女。記妙善曾入汝州龍樹縣白雀寺為尼,後因拒絕國王父親所安排的婚事而被他憤而絞死。妙善至陰間時受到十殿閻王禮遇,但卻見到地獄的諸多刑罰對待生前為惡之徒。妙善心生感嘆,殊意合手一誦而使到天花亂墜,地湧金蓮,鐵獄銅枷盡為粉碎,使地獄淨空。閻王認為地獄淨空則難以警醒陽間為惡之人,故妙善雖然有大慈悲之心,但仍將她送返陽間。妙善其後於越國南海中間普陀岩修行,九載而功成。後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壺金露以生萬民。<ref>《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據己酉(1909)春仲郋園校刊郋園先生全書本影印)(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卷4,頁10a-11b。</ref>可見有關妙善為觀音的傳說有不同的版本,內容亦漸趨豐富。
==水月觀音==
:老松連枝亦偶然,紅紫事退獨參天。
:金沙灘頭鎖子骨,不妨隨俗暫嬋娟。<ref>黃庭堅:〈戲答陳季常寄黃州山中連理松枝二首〉,收入黃庭堅撰;任淵注:《山谷內集詩注》(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內集卷9,(北京:愛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2009),頁129。</ref>
上述的詩文雖然沒有進一步說明「金沙灘頭鎖子骨」及「金沙灘頭馬郎婦」與觀音的關係,但兩者日後均成為魚籃觀音故事的重要原素。在明初文學家宋濂(1310-1381)所撰的〈魚籃觀音像贊〉中就根據〈觀音感應傳〉詳細記載了魚籃觀音的事跡,亦提及了魚籃觀音與金沙灘頭馬郎婦及鎖子骨的關係:在唐代元和十二年(817),陝右地區的金沙灘上有一位提著籃子賣魚的美豔女子,不少人均欲爭相娶她為妻。該女子說自己能教授經典,若有人能夠於一夕之間背誦〈普門品〉則能娶她為妻。到黎明時,能夠做到的有二十人。女子推辭說:一人豈能為眾夫之妻?請轉為背誦《金剛經》。這次,能背誦者只餘下一半。女子又再推辭,並要求轉為背誦《法華經》,以三日為期限。最後只有馬家的兒子成功達到要求,女子便與他具禮成婚。然而,該女子一入門後卻立即去世,且身體迅速糜爛,遂被埋葬。一日,有僧人與那位馬家兒子一起開墓觀看,卻發現墓中只餘下一具黃金鎖子骨。僧人說:此乃觀音菩薩顯現度化你啊。言畢,僧人即飛空而去。這亦是陝西何以多誦經者的緣故。<ref>宋濂:〈魚籃觀音像贊〉,參見《芝園後集》,卷1,收入《宋學 文集》(四部叢刊景明正德本),卷51,(北京:愛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2009),頁607。</ref>上述宋濂所記載的魚籃觀音故事清楚地呼應了金沙灘頭「馬郎婦」及「鎖子骨」的元素,「馬郎婦」為觀音在人間的化身,而「鎖子骨」則為觀音化身的憑證。宋濂在贊中亦提及魚籃觀音顯化的寓意:
:惟我大士,慈憫眾生。躭著五欲,不求鮮脫。
:乃化女子,端嚴姝麗。因其所慕,導入善門。
==送子觀音==
送子觀音是民間百姓另一熱烈崇拜的觀音形相。由於送子觀音能夠滿足人們對生育的祈盼,因此其信仰歷久不衰。根據《妙 蓮華經》的記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德本,眾人愛敬。」<ref>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7;《大正新脩大藏經》冊9,第262號,頁57上07-頁57上09。</ref>可見女性禮拜及供養觀世音菩薩可以求得生男或生女在佛經中是有所依據。
然而,觀音信仰傳入中國後,不論男女,多有崇信。而中國傳統社會亦多欲求生男子,故歷世不少與觀音有關的得子傳說均是因夫婦對觀音虔誠祈求而喜得男子。例如在唐代佛教典籍《法苑珠林》中,就收錄了一則出自南齊《冥祥記》裡有關虔信觀音而得子的故事。故事講述劉宋時期有一位祖籍濟陰的居士名叫卞悅之,他行年五十仍然膝下無兒。即使另再娶妾,但連續多年亦不能令妾懷孕。後卞悅之為祈求繼嗣,誦讀觀世音經千遍。當他誦經圓滿後妾便懷孕,並誕下一男兒。<ref>道世撰:《法苑珠林》卷52;《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3,第2122號,頁678中08-頁678中11。</ref>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