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简介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在中国宗教信仰地位崇高,不论是佛教、道教乃至于民间庙宇都有供奉观音。在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提到,无尽意菩萨曾问佛为何观世音菩萨名观世音。佛回答说,是因为当无量众生受到种种苦恼时,只要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能即时观其音声,使他们解脱苦厄。[1]因此,观音大慈大悲的的形象深入民心,并在中国大地上衍生了不同的传说故事与形象。

观音的化身

 
明 仇氏杜陵内史 白衣大士像
十六世纪后半
轴 绢本设色画
纵54公分 横28.6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提到,只要人们一心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解脱“七难”(火、水、罗刹、刀杖、鬼、枷锁、怨贼)之困、“三毒”(贪、瞋、痴)之苦及“二求”(求男、求女)之愿望。[2]当言及解脱“怨贼”之困时,更提及一群商人在遭遇危险时,因一齐称诵“南无观世音菩萨”而即时得到解脱。[3]这反映诵念观音名号的持守与观音解救众生苦难的信仰关系。除了上述的观音神通外,〈普门品〉亦提及观音能够应化出三十三身以不同身份形相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其三十三身包括: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毘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女长者、女居士、女宰官、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执金刚身。[4]

此外,《楞严经》亦记载观音能够根据众生的不同需要以三十二身入诸国土说法,称为“妙净三十二应”。当中包括: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陀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身。[5]

由于观音有多种化身,因此在佛教及民间传说中均有多种形相,以呼应人世间众生的不同苦难与愿望,流传较普遍的有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及南海观音等。对观音形象的丰富记述,成为后世众多艺术家的题材。例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之女仇氏杜陵内史就曾绘画《白衣大士像》,[6]明代女画家邢慈静亦曾作《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画册。[7]活跃于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的著名画家吴彬亦曾绘有《画鱼篮观音》。[8]可见观音信仰在中国的勃兴,亦刺激了与观音有关的艺术创作。

千手千眼观音

 
宋人 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十二世纪
轴 绢本设色画
纵176.8公分 横79.2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千手千眼观音是中国汉地民众较为熟识的观音形相,其千手千眼、手持法器的面貌显现了观音的不可思议能力与庄严威仪。《楞严经》提到观音能现众多妙容及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有多种显现不同数目首、臂、目的形态。经中云:

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9]

可见观音即使展现众多首、臂、目的形相亦是有不同的数目定制。

有关千手千眼观音的由来,唐代佛教法师伽梵达摩翻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经中提到观世音菩萨说他曾经遇过千光王静往如来为众生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大悲咒〉)。当时他心生欢喜,发誓说若他能够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则即时身生千手千眼。观音发愿后,果然立即身生千手千眼。十方大地亦随之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观音之身及照遍十方无边世界。[10]可见观音千手千眼之形相是由他立下令众生安乐的宏愿后变化而生,故该形相亦彰显出观音救助众生的崇高情怀。

千手千眼观音的形相在不同的经典及艺术创作中各有不同。由唐代法师菩提流志翻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曾提及绘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的准则,当中对此形相的细节有所介绍:

若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像变者,当用白叠毛纵广十肘或二十肘。是菩萨身作阎浮檀金色,面有三眼,臂有千手,于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宝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当心合掌,一手把金刚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夹,一手执宝印,一手把锡杖,一手掌宝珠,一手把宝轮,一手把开敷莲花,一手把罥索,一手把杨枝,一手把数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种种宝雨施之无畏,又以二手当脐右押左仰掌。其馀九百八十二手,皆于手中各执种种器仗等印,或单结手印皆各不同。如心经说,手腕一一各著环钏,身服著以天妙宝衣,咽垂璎珞。其彩色中勿销皮胶,水以相和,当用香乳香胶调和。又一本云此土无好白叠毛者,但取一幅白叠毛亦得。图画其菩萨身,当长五尺而有两臂。[11]

上述引文提及所画之千手千眼观音其面应有三眼,臂有千手,千手掌中各有一眼,头戴宝冠,有正大手十八只,手中各持不同法器。尽管现今流传下来的千手千眼观音画作的细节各有不同,但这个形象已经成为典型的观音形相。

妙善的传说

随著观音信仰在中国传播越久,有关观音的形象与传说亦不断出现。宋元以来,民间士人认为观音亦即上古女真妙善。现存清代学者阮元(1764-1849)编纂的《两浙金石志》,收录了杭州天竺寺僧人道育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五月二日所立的〈宋重立大悲成道传〉碑记。此碑刻上了僧人义常于圣历二年(699)仲夏十五日所书的碑文,当中提及妙善曾入香山修行,被视为仙人,并曾以自身双眼及双手予其身为国王的父亲入药治病。后其父到香山欲答谢施以手眼之仙人时,才惊觉仙人乃自己之女儿妙善。国王十分伤痛,衷心发愿希望天地神灵能够令女儿手眼重生。发愿过后,忽然间妙善突然消失,而天上见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身相显现。国王深受震撼,扬声忏悔,希望观音能够还复本体,接受供养。一刻间,妙善恢复原本的面貌,手眼皆已复原,并且合掌而坐仿如入定,国王遂在香山建塔十三层以覆盖妙善之身。[12]根据〈宋重立大悲成道传〉碑书于元符三年(1100)岁次庚辰九月初一的赞文所述,香山千手千眼大悲菩萨即是观音化身。

上述有关妙善为观音的故事在其他民间文献中亦广泛流传,如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𫖯(1254-1322)的妻子管道升(1262-1319)曾在元大德丙午岁(1306)撰〈观世音菩萨传略〉,其内容亦谓观音为妙庄王第三女妙善。[13]搜集民间文献而编成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亦以妙善为观音菩萨,但内容却有增加变异。如说妙善前世为乃鹫岭孤竹国祗树园施勤长者第三子施善,后来生于北阙国妙庄王家中为第三女。记妙善曾入汝州龙树县白雀寺为尼,后因拒绝国王父亲所安排的婚事而被他愤而绞死。妙善至阴间时受到十殿阎王礼遇,但却见到地狱的诸多刑罚对待生前为恶之徒。妙善心生感叹,殊意合手一诵而使到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铁狱铜枷尽为粉碎,使地狱净空。阎王认为地狱净空则难以警醒阳间为恶之人,故妙善虽然有大慈悲之心,但仍将她送返阳间。妙善其后于越国南海中间普陀岩修行,九载而功成。后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壶金露以生万民。[14]可见有关妙善为观音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亦渐趋丰富。

水月观音

 
木雕水月观音像
辽代 十一至十二世纪早期
木 高241.3公分
美国肯萨斯市纳尔逊‧雅坚斯艺术博物馆藏

水月观音是另一个流传广泛的观音形相,其法相普遍是安坐地观看水中之月。此观音的形相主要是依据《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对观音道场的描述而衍生出来。据《华严经》所载,善财童子曾请教居士鞞瑟胝罗有关菩萨行的修持。鞞瑟胝罗建议善财童子可以到补怛洛迦山请教观自在菩萨。当童子来到补怛洛迦山的西面岩谷时,但见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乃自然舒爽之地。而观音则在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遶,观音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15]善财童子所见之此情此景,即成为日后艺术家们创作水月观音图像的题材,以表达观音弘道说法,领悟思索之智慧形象。唐代文人张彦远曾撰《历代名画记》一书,当中评价唐代画家周昉“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16]故张彦远认为周昉创作了水月观音的画题。由唐人朱景元所撰之《唐朝名画录》亦记周昉“今上都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17]“上都”为当时唐人对长安的称呼,[18]可见周昉在当时的长安城已画有水月观音的画作。

从流传下来的图像所见,水月观音有多种形相,当中主要有以下数种:

  1. 坐于大海中的石山,左脚垂下,右膝竖立,与左膝交叉,脸稍向上仰,作思索状,亦似在观看月亮。
  2. 以月为背景,结跏趺坐于岩石的莲花座上。
  3. 坐在水边,观看水中之月。
  4. 坐于岩石之上,背景为竹林与月亮。
  5. 站立在飘浮于海中的莲花上,晀望天上明月。[19]

概而言之,水月观音的形象特征主要包括水、月和作坐下或站立姿态的观音。水与月的象征在部份佛教经典中是寓意虚幻的比喻。《大智度论》曾载“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是十喻为解空法故。”[20]可见水中月乃其中一个了解佛教空性特质的比喻。水月观音的场景有此特色,亦代表观音沉思,显现智慧形相的表现。

鱼篮观音

 
[传] 元 赵孟𫖯 鱼篮大士像
明代
轴 绢本设色画
纵122.6公分 横61.3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鱼篮观音是另一个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观音形相,因手持盛有鱼儿的篮子而得名。鱼篮观音的传说不见于传统佛教经典对观音菩萨的描述,但此形象渐渐在宋明时期于民间建立起来,在历世也有不少画家以此为画作题材。

鱼篮观音的故事最初与“金沙滩头马郎妇”的传说有关。北宋著名诗人及画家黄庭坚(1045-1105)曾撰〈观世音赞六首〉,其中一首写道:

海岸孤绝补陀岩,有一众生圆正觉。
八万四千清净眼,见尘劳中华藏海。
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
八风吹播老病死,无一众生得安稳。
心华照了十方空,即见观世音慈眼。
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21]

赞末中“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一句点出了马郎妇为观世音的传说。在《五灯会元》中亦记载了五代时期僧人风穴(896-973)被问及如何是清净法身时,亦答之以“金沙滩头马郎妇”。[22]可见马郎妇的故事与观音在五代至北宋时期已经有所联系。另黄庭坚在〈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中的其中一首亦提及:

老松连枝亦偶然,红紫事退独参天。
金沙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23]

上述的诗文虽然没有进一步说明“金沙滩头锁子骨”及“金沙滩头马郎妇”与观音的关系,但两者日后均成为鱼篮观音故事的重要原素。在明初文学家宋濂(1310-1381)所撰的〈鱼篮观音像赞〉中就根据〈观音感应传〉详细记载了鱼篮观音的事迹,亦提及了鱼篮观音与金沙滩头马郎妇及锁子骨的关系:在唐代元和十二年(817),陕右地区的金沙滩上有一位提著篮子卖鱼的美艳女子,不少人均欲争相娶她为妻。该女子说自己能教授经典,若有人能够于一夕之间背诵〈普门品〉则能娶她为妻。到黎明时,能够做到的有二十人。女子推辞说:一人岂能为众夫之妻?请转为背诵《金刚经》。这次,能背诵者只馀下一半。女子又再推辞,并要求转为背诵《法华经》,以三日为期限。最后只有马家的儿子成功达到要求,女子便与他具礼成婚。然而,该女子一入门后却立即去世,且身体迅速糜烂,遂被埋葬。一日,有僧人与那位马家儿子一起开墓观看,却发现墓中只馀下一具黄金锁子骨。僧人说:此乃观音菩萨显现度化你啊。言毕,僧人即飞空而去。这亦是陕西何以多诵经者的缘故。[24]上述宋濂所记载的鱼篮观音故事清楚地呼应了金沙滩头“马郎妇”及“锁子骨”的元素,“马郎妇”为观音在人间的化身,而“锁子骨”则为观音化身的凭证。宋濂在赞中亦提及鱼篮观音显化的寓意:

惟我大士,慈悯众生。耽著五欲,不求鲜脱。
乃化女子,端严姝丽。因其所慕,导入善门。
一刹那间,遽尔变坏。昔如红莲,芳艳袭人。
今则臭腐,虫蛆流蚀。世间诸色,本属空假。
众生愚痴,谓假为真。类蛾赴灯,飞逐弗已。
不至陨命,何有止息。当是实相,圆同太虚。
无媸无妍,谁能破坏。大士之灵,如月在天。
不分净秽,普皆照了。凡归依者,得大饶益。
愿即同归,萨婆若海。[25]

宋濂认为鱼篮观音的化身虽然是美丽女子,但却在身故后迅速腐坏。此正是观音希望通过生命与肉身的无常,让世人明白到世间诸色本属空假的道理。

送子观音

送子观音是民间百姓另一热烈崇拜的观音形相。由于送子观音能够满足人们对生育的祈盼,因此其信仰历久不衰。根据《妙法莲华经》的记载:“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德本,众人爱敬。”[26]可见女性礼拜及供养观世音菩萨可以求得生男或生女在佛经中是有所依据。

然而,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不论男女,多有崇信。而中国传统社会亦多欲求生男子,故历世不少与观音有关的得子传说均是因夫妇对观音虔诚祈求而喜得男子。例如在唐代佛教典籍《法苑珠林》中,就收录了一则出自南齐《冥祥记》里有关虔信观音而得子的故事。故事讲述刘宋时期有一位祖籍济阴的居士名叫卞悦之,他行年五十仍然膝下无儿。即使另再娶妾,但连续多年亦不能令妾怀孕。后卞悦之为祈求继嗣,诵读观世音经千遍。当他诵经圆满后妾便怀孕,并诞下一男儿。[27]

由清代僧人释弘赞所编的《观音慈林集》亦记载了一则向观音求子的事迹:何隆将为广州番禺庠生,他年过五十岁仍未有子嗣,心中已经绝望。乙未年(1655)时,何隆将请弘赞到其苑中渡暑,并送给他六斋文及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何氏随即另行建室供奉此观音像,并且每天朝夕皆敬虔地向尊像行礼。经历数月后,何隆将梦见观音大士亲授红儿,次年果然获得一子,往后三年亦连得三子。[28]此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是礼拜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但他的虔诚仍然感动观音赐予儿子。

在民间,有关观音送子的民艺作品亦广泛流传。例如成书于清初的《观世音持验纪》就记载了一则送赠〈观音抱子图〉的故事:明代刑科李清为广陵人,初有一子,但因痘症而亡。李清之母姜氏因此事追悼不已,并日诵白衣观音经为儿子祈嗣。未几,李清至绍兴进行检查盘点的工作。一日梦见一位妇人抱著一名婴儿入室,那婴儿面带痘痂,但似即将痊愈脱落。该妇女对李清说了“如云如月”四字。李清早上醒来后感到此梦奇异,适逢某人送赠了一幅刺绣〈观音抱子图〉给他,图中所抱之儿一如梦中所见婴儿之样貌。图上更有题诗一首,云:“起有彩云香绕海天潮,末有还来丹桂月中飘”,恰应“云月”二字。后来,李清夫人再次怀孕,果然诞下一子。[29]此故事除了反映因诵观音经而得以成功求子外,亦显示出《观音抱子图》在民间的流传状况。

观音借库

观音借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传统的习俗,在现今香港亦十分流行。一般观音庙会于农历正月二十六日举行观音借库,让善信到庙宇向观音祈求财源广进、财运享通。根据刊行于宣统二年(1910)的《南海县志》记载,当时金利司官窑乡已经有观音开库的习俗:

金利司官窑乡有白衣观音庙,前临河,后倚冈。俗传正月廿六日为观音借库之期,故该庙每年以是日开库。庙前雇梨园一部,灯火连宵,笙歌达旦。前后数日,远近到庙祈祷者络绎不绝,士女云集,画舫塞河。[30]

上述官窑乡观音开库的庙宇为白衣观音庙,在开库之日亦会聘请戏班在庙前开演戏剧,到庙祈祷者络绎不绝。这显示在一百多年前观音开库的习俗已经在广州出现,并且蔚为盛况。根据香港历史学者潘淑华对广州民国时期报章的检阅与考证,在南海、顺德及番禺等地有不少观音庙都会在正月廿六日举行观音开库。例如广州观音山的观音阁、东竺横沙的望海观音庙、番禺坑口观音庙及顺德容奇白莲池观音庙,都是当时举行观音开库的热点。[31]可见观音开库在民国时期的珠江三角洲已经是地区性的流行风俗。

注释

  1.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7;《大正新脩大藏经》册9,第262号,页56下03-页56下08。
  2. 同上注,页56下09-页57上09。
  3. 同上注,页56下23-页56下29。
  4. 同上注,页57上24-页57中19。
  5. 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新脩大藏经》册19,第945号,页128下01-页129上21。
  6.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辑;李玉珉文字撰述:《观音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页62-63。
  7. 同上注,页64-87。
  8. 同上注,页95。
  9. 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新脩大藏经》册19,第945号,页129下08-页129下15。
  10. 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新脩大藏经》册20,第1060号,页106中27-页106下09。
  11. 菩提流志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大正新脩大藏经》册20,第1058号,页101中02-页101中17。
  12. 〈宋重立大悲成道传〉,收入阮元:《两浙金石志》(据清道光四年(1824)李沄刻本),卷7,页6b-10a。
  13. 〈观世音菩萨传略跋〉,收入俞正燮:《癸巳类稿》(据道光十三年(1833)刊本),卷15,页14b。
  14.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据己酉(1909)春仲郋园校刊郋园先生全书本影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卷4,页10a-11b。
  15. 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8;《大正新脩大藏经》册10,第279号,页366上20-页366下22。
  16. 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页270。
  17. 朱景玄撰;温肇桐注:《唐朝名画录》(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页6。
  18.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载曰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参欧阳修、宋祈撰;杨家骆主编:《新唐书》,卷37,志第27,地理1,关内道,京畿采访使,上都,段4402。见《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资料库》,《新唐书》,〈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32^1627909578^809^^^0202017004402^@@1546627522〉 ,浏览日期:2014年4月17日。
  19. 白鹭:《妙相观世音》(台北:张宗文,2002),页65。
  20. 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6;《大正新脩大藏经》册25,第1509号,页101下08-页101下10。
  21. 黄庭坚:〈观世音赞六首〉,收入氏著:《豫章黄先生文集》(据四部丛刊景宋乾道刊本),卷14,(北京:爱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2009),页98。
  22. 普济:《五灯会元》卷11;《卍新纂续藏经》册80,第1565号,页230下13-页230下14。
  23. 黄庭坚:〈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收入黄庭坚撰;任渊注:《山谷内集诗注》(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内集卷9,(北京:爱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2009),页129。
  24. 宋濂:〈鱼篮观音像赞〉,参见《芝园后集》,卷1,收入《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景明正德本),卷51,(北京:爱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2009),页607。
  25. 同上注,页607。
  26.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7;《大正新脩大藏经》册9,第262号,页57上07-页57上09。
  27. 道世撰:《法苑珠林》卷52;《大正新脩大藏经》册53,第2122号,页678中08-页678中11。
  28. 释弘赞编:《观音慈林集》卷下;《卍新纂续藏经》册88,第1644号,页105中14-页105中19。
  29. 周克复:《观世音持验纪》卷下;《卍新纂续藏经》册78,第1542号,页105上12-页105上18。
  30. 郑荣等修;桂坫等纂:《南海县志》(据清宣统二年(1910)刊本影印),卷4,舆地略三,页23a;收入《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181号,页589。
  31. 潘淑华:〈从“送子观音”到“送钱观音”: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生菜会”和“观音开库”〉,收入游子安、卜永坚主编:《问俗观风:香港及华南历史与文化》(香港:华南研究会,2009),页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