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是道教乃至整个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也是道教经典和其他中国古籍经常使用的字词,其在汉语中的含义颇为多样,例如:

  1. 纯净的上等米,如《庄子‧人间世》言:“鼓䇲播精,可以食十人。”
  2. 精华,如《易•干》言:“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3. 生成万物的灵气,如《老子》言:“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庄子‧在宥》又言:“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
  4. 精力、精神,如《庄子•刻意》言:“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
  5. 男子之精液,如《易系辞》言:“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6. 神灵、鬼怪,如晋王嘉《拾遗记》〈前汉〉言:“勿轻万乘之尊,惑此精魅之物。”
  7. 作为生命之根本的“先天元精”,如元代王惟一《道法心传》言:“夫精者,乃先天之元精,为万物之母,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故精住则气住,气注则神往,三者既住,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玉皇心印妙经》又言:“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8. 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称“精气”,如《管子•内业》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言:“夫精者,生之本也。”
  9. 炁液相交而出于膀胱之外者,如唐代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补精〉言:“炁液相交出于膀胱之外者,谓之精。”并认为五脏各有其精,其中肾为“精海”,“真精在肾,馀精自还下田”。《锺吕传道集》〈论还丹〉又言:“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田。”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精从气说〉则言:“精实肾宫,而气融之,故随气而升阳为铅者,此也。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而元精产。”也正是由于“精”具有上述含义,所以重视生命的道教多用它来说明修炼养生功夫,如早期道经《太平经》曾以“精”为“三一”之一,认为精者受之于地,“重精”乃长寿之道。《玄门大论》又以精为“虚妙智慧之功”,《吐纳经》则说精为“血脉之川流”、“人之所由生”。内丹家们多将“精”作为炼丹的药物之一,并认为生命之源乃在于“精”,它的多少决定了人的生命状况,如《道枢》〈百问篇〉曾说精的功用是“化育生命”。内丹家将“精”划分为先天、后天两类,认为后天之精不能作为内炼药物,只有先天之精(元精)才能作为炼养的药物,如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言:“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泆所感之精。”而在具体的炼丹实践中,“精”又有多种别号,如《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中就列有八十九种。

参考文献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