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精氣神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6月18日 (四) 13:5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內丹
丹學術語
心性命 精氣神 大還丹 小還丹

性命雙修 三花聚頂 三車搬運
三家相見 九鼎煉心 龍虎交媾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煉神還虛
煉虛合道 坎離顛倒 合符行中
五氣朝元 脫胎換骨 築基 煉己
調息 得藥 採藥 火候 進火
退符 溫養 沐浴 活子時 河車
玄珠 關竅 周天 女丹 斬赤龍
太陰煉形 元貞之體

精、氣、神,內丹學術語。

從淵源上看,道教內丹學的精、氣、神概念乃發端於先秦哲學與醫學。《周易.系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意思是說,精緻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遊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在上古哲學中,不僅有「精氣」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莊子.列禦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狀態時即使用了「精神」的術語。在《莊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戰國以來的「醫家」既使用「精氣」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即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這裏所謂「陰」指的是蘊藏「精氣」的臟腑,而「陽」指的是保衛臟腑的外圍組織。在《素問》看來,臟腑必須平和,而外圍組織則應堅固而不洩漏。如果臟腑與外圍組織不能配合,則精氣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傳統哲學與醫學的「精神」與「精氣」概念被道教所吸收,並且重組而成「精氣神」。道教內丹學稱精、氣、神為人的「三寶」。「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這種精華可以從先天與後天兩個層面來理解。「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時所射出的精液。與「精」相對應,「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分。「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性的「氣」,故而有「元氣」之稱,它體現了先天原火的推動,所以,寫作「炁」。從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點,表示火在下燃燒,這種「火」是生命的原動力。至於「後天之氣」指的是呼吸之氣,也就是宇宙空間外在之氣,對於人的生存來說,呼吸之氣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這必須通過「神火」的溫養才能成為內丹修煉的能源。在內丹學中,「神」也有先天與後天之別。「後天之神」指的是「識神」,它的作用是認知與分別,這種「識神」對於學習知識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經》稱「為學日益」講的就是如何通過「識神」的作用來增加知識;但就內丹修煉來講,必須靠「先天之神」的觀照。這種「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來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觀照,是一個減損識神的過程,老子《道德經》稱「為道日損」,就是排除識神的干擾,從而進入無為的直覺狀態。這樣,元神觀照,而「後天之氣」轉換為「先天之氣」,於是元精培補,生命煥發出恆久的青春。

參考資料

  1. 高士宗:《黃帝素問直解》。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0年。
  2. 卿希泰、詹石窗:《道教文化新典.氣功》。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