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玉清万寿宫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神霄玉清万寿宫,北宋末道教神霄派分布于各地的十方丛林和小庙之名称,简称“神霄宫”,宋人又分别称之为“神霄上院”和“神霄下院”。它是历史上规模宏大、威仪庄严的道宫之一,但经过两宋之交的战乱后,大多数都消失了。神霄宫下院的建造始于政和七年(1117年)二月。当时,宋徽宗采纳林灵素的“神霄”之说,以为自己是玉帝长子“长生大帝”下凡,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下令将天下“天宁万寿观”改为神霄宫,小州、军、监等没有道观的地方则以佛寺代替来建“神霄宫”。此后,又多次下令兴建神霄宫,或改佛寺为“神霄下院”,从而使“神霄下院”遍布全国。“神霄宫上院”则始于政和六年(1116年)二月建成的“上清宝箓宫”,它规模庞大,有一次性解决几千道士生活的设施;林灵素每次在此讲经布道,或传授神霄秘箓,动辄“八百”或“二千人”。神霄宫的宫内、宫外陈设都是统一的,宫外都立有宋徽宗御书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记〉和《道德经》的石碑;另外,各宫观还各自立一个宫碑,记叙其建宫目的及过程。宫中的主体建筑一般为神霄殿,殿正中的塑像以神霄玉清真王、青华帝君为主,其次为蓬莱灵海帝君、西元大帝君、东井大帝君、西华大帝君、清都大帝君、中黄大帝君。另外还画有左右仙伯、东西台史等二十二位神仙在殿内墙壁上,韩君丈人则享祀于其侧殿。神霄殿外设坛,为神霄道士受戒之处。另外,在神霄上院“上清宝箓宫”的神霄殿左边有玉阳钟十二口,右边有象征九州一统的神霄九鼎,这是神霄上院不同于神霄下院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唐代剑:〈北宋神霄宫及其威仪钩稽〉,北京:《中国道教》,1994年第3期。
  2. 唐代剑:〈论林灵素创立神霄派〉,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