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界说

祈即祈祷,指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内容广泛,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有祈晴、祈雨、驱蝗、祛病、遣瘟等祈求解除灾患的祈祷,也有祈嗣、祈寿、祈福以及企求国运绵久一类以求福祉为主的祈祷。

禳,又称禳灾、禳解,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禳原为古代祭祀名。《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时招梗会禳之事以除疾殃。”《注》:“却变异曰禳。禳,攘也。”又《春官.鸡人》疏:“禳,谓禳去恶祥也。”道教一开始就将禳解灾害作为法术内容,以后发展成门类繁多的体系,大凡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天灾人祸等均在禳解范围之内。就自然灾害而言,有禳火、禳星、禳年(流年不利)、禳风灾、禳旱灾、禳日蚀、禳地震等等;就社会生活而言,有禳官事(诉讼)、禳时疫、禳盗贼、禳虚耗(财物损耗)等等。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生恶梦、路见伏尸、禽兽入室、鸦啼当头等视为不祥之兆的事,皆有专门禳解之法。

祈禳的种类

祈禳法事有两种情况。如所禳之事为小灾小祸,则请道士用镇帖,或请法师禹步念咒洒符水即可。如祈禳之事重大,或是碰到大灾突至、小灾连续不断,就要请道士举行斋醮科仪。祈祷禳解也是道教斋醮的主要内容,或说斋醮是祈禳的仪式。

宋以后,道教中强调内道外法、内丹外用,在祈祷中要求以神气充盈为本:即如同著名雷法宗师王文卿在《王侍晨祈祷八段锦》中所说的那样:“自己觉得神气清爽,对外物的欲念不出现,本身与天地达成表里一致,造化的功能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了。运动天地,感应鬼神,驱动风雷,役使万物,没有甚么做不到的。然后才能驱策役使神将,施行祈祷。”[1]

祈禳中一般地祈求平安赐福的科仪,俗称为打平安醮。请求延长寿命的俗称延生醮,另外有祈嗣(求生儿子)、祈禄(科举中榜,官运亨通)等。由朝廷、官府出面建的各种大醮,总的是以祈求国泰民安为主。

祈祷法事中有很大部份属于祈晴、祈雨、祈雪、止风、止涛以及驱蝗禳虫灾等。这是中国农业社会在宗教中的反映:因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国泰民安”总是与“风调雨顺”联系在一起。在雨灾和旱灾发生时由民众自发组织,或者由官府乃至朝廷出面请道士主持祈祷几成通例。

祈禳的法门:以祈雨为例子

这些祈禳自然灾害的活动,比较频繁的是祈雨。道教祈雨通常要举行重大的科仪。宋以后,雷法盛行,祈祷主要通过召役雷部神将执行。而所谓将,也即是自己元神,故祈祷中特重气法。在中符咒诀步等仍起著重要作用,而符常居于核心地位。比如《道法会元》卷一百三十一〈石匣水府起风云致雨法〉引火师汪真君的话说:

久晴不下雨,田中禾庄稼干枯,应当奏报玄天上帝。请求派遣水部张元帅驱赶神龙降雨。或者用铁板,或者用新瓦一片,画二张符,投放到河源深潭水洞和龙井等有灵异的地方。或者想要刮起风来,用活鲤鱼一尾,放两张符在鱼腮中,但要用很小的纸片书符,放入有龙的,并用皂色旗在静默中召唤丁将军和壬将军念(前面介绍过的)咒,将旗向空中挥舞指挥,狂风就会吹起。或者想要祈雨,建立法坛,召请神将,烧召水部丁、壬二将的符,存想心中赤精之气下降,肾中黑精之气上腾,二气在脾藏中黄部位混合,沿夹椎直上十二重楼,透出脑顶,存于空中。存想丁、壬二将军与空中之气相合为一,张大判官居于中间,丁壬诸神将、五湖四渎、九江、八河一切水部神司都在头顶空中。便存想我身为玄天上帝,面对天门,报告祈雨事由,随著念《水府神咒》、《天蓬咒》、《天童经》、《灵书中篇》各七遍。存想诸神驱使龙部役使电神,吹起大风,降下大雨。[2]

这儿介绍的只是祈雨法的一种,各派道法行持方法不尽相同,但建坛召将(一般都是召雷部、水部神将为主)、以符、檄(用于召将的官方文书)发往有关神府,或者上章奏于上帝天庭,是常见的法门。

祈禳的效验

道士用发符、上章奏、召役龙王及雷部神祗等法祈雨祷晴,何以有效验?历来评论和对原因的分析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祈雨有验的原因与道士学习过载有大量气象学知识的道经有关。譬如《盘天经》、《雨旸气候亲机》等书都是披著神学外衣的气象学著作,它们分析气象资料已经相当精细。比如《雨旸气候亲机》说:

日未出,先拂晨(拂晓)于东方日出处验之:黑云如鸡卵、如旗、山阵、鸟、龙头、蛇、灵芝、牡丹,并应当日未申时有雷雨;或紫黑云穿贯日及在日上下,并应当日(有雨);若黑云如鱼鳞,主有风,三日后方主有雨。

道士有这么多气象知识,行法自然容易成功。他们在观察了风、云、雾、日诸象,可以有雨时才施法,否则只能断天意不欲降雨,不可祈求。

注释

  1. 《王侍晨祈祷八段锦》:“自觉神清气爽,外欲不生,此身与天地相为表里,造化皆在吾掌中矣。动天地、感鬼神,驱风雷,役万物,无往而不可也。然后策役神将,行持祈祷。”
  2. 《石匣水府起风云致雨法》:“久晴不雨,田禾枯槁,宜奏玄帝,丐差张水部驱龙行雨。或用铁板、或用新瓦一片,书二符,投于川源潭洞坳井有灵异去处。或欲起风,用活鲤鱼一尾,顿二符于腮中,但用小小纸片书之,放有龙处,却用皂旗默召丁壬二将,念前咒向空中扬舞指挥之。狂风即至。或欲祈雨,建坛召将,烧召水部丁壬符,存心火赤精之下降,肾水黑表之上腾,二混合于中黄之位,从夹脊直上十二重楼,透出顶门,在空中。存丁壬二将与空中来者相合,张大判官居中,丁壬诸神、五湖四渎、九江八河一切水司翕然会于顶上空中。却存吾身为玄天上帝,面天门,白祈雨事,因念《水府神咒》、《天蓬咒》、《天童经》、《灵书中篇》各七遍。存诸神驱龙役电,奔风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