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真武殿,道教宫观或殿堂的名称。在古代中国,由于对真武的信仰极为普遍,真武殿有多处,如台南真武殿、浙江温州中仑真武殿、定海真武殿、茱萸峰真武殿、平遥真武殿、四川省峨眉山真武殿青城山真武殿、白云观真武殿、石家庄天桂山真武殿、山西平遥真武殿、云南凤鸣山真武殿等。其中如台南真武殿,在台湾省台南县新营市。据《台湾寺庙大观》记载:该殿创建于清代咸丰五年(1729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营信士沈典、沈钳等人倡仪修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建,1968年信众集资再次重修,历时十一载,于1975年竣工。台南真武殿占地面积六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米,采中国传统华南式建筑;大殿左右筑有三层六角型宝塔式钟鼓楼各一座,庙庭左侧建玄光亭一座,为地方信众及香客小憩之所;步入川门,正殿内正龛供奉真武大帝泥塑神像,威武庄严,龛前岳、赵二元帅侍立两侧护驾,左龛奉南斗星君,右龛供北斗星君;左右廊各置一殿,分奉注生娘娘及福德正神,拜殿梁间高悬“天柱飞光”古匾一方。此外如云南鸣凤山的真武殿,位于昆明北郊的鸣凤山,距市区七公里。该殿系由铜铸,俗称“金殿”。 金殿初建于1602年,乃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武当山中峰太和宫的样式而建,明崇祯十年(1637年)原殿被移往大理鸡足山,清康熙十年由吴三桂重建这座重檐歇山式铜殿。金殿立于大理石平台上,重两百多吨,是我国最大的铜殿。铜殿平台前竖有日月七星旗,铜旗上方是镂空日月,旗边狼牙形,一周镶二十八星宿,中间为北斗七星。太和宫中还有一柄七星宝剑,重二十多公斤,两面剑锋镶七颗铜星,被视为真武伏魔制怪的镇山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