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真隱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
 
|中華道藏冊數=2
 
}}
 
}}
'''《登真隱訣》''',梁 道士[[陶弘景]] 撰。 書有二十 或二 十五卷。 《[[正統道藏]]》 本僅殘存一卷,收入 洞玄部玉訣類 。另有敦煌抄本殘卷一件(P2732)。唐宋諸道書、類書中亦徵引本書佚文其多。本書係 陶弘景 撮錄早期[[上清派]]經典中有關修仙 登真 之方術秘 而成。現存《正統道藏 卷言 佩符思神之法,有書寫佩帶 太極帝君真符 太極帝君寶章 、存思人首九宮真神等法術 卷中 主要內容為 生方術 有按摩 導引 ,服 咽液、沐浴 、存 思內視 吞符唸咒及驅魔制鬼等法術。 卷下有誦《[[ 黃庭經]] 》法 以及張天師授魏夫人 包括 入靜燒香禮拜、書符上章、請天官兵將驅鬼消災 ,解除百病 等。 以上 道法, 《[[真誥]]》、《[[南嶽魏夫人傳]]》、《[[玄洲上卿蘇君傳]]》、《[[真跡經]]》等道書 中已有相同或類似記 ,皆為早期上清派常用之修仙方術
+
'''《登真隱訣》''', 由南朝齊 梁道士[[陶弘景]] 撰。 該經採摭前代道 中的諸真經訣及養生術,以為學其經訣者當由階而登真,以此證明古 神仙之事。《舊唐書》卷四十七〈經籍志〉著錄[[陶弘景]]撰《登真隠訣》 二十 五卷,《新唐書》 五十九〈藝文志〉著錄陶弘景撰《登真隠訣》 十五 卷,宋王堯臣《[[崇文總目]]》卷九〈道書類〉著錄《登真隱訣》六十 卷。《[[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則收錄題爲「華陽隱居 陶弘景 撰」《 登真 訣》 三卷:卷 佩符思神之法,有書寫佩帶 太極帝君真符 太極帝君寶章 、存思人首九宮真神等法術 卷中 述朝拜、攝 、施用、起居之道三十七事 誅卻精魔 防遏鬼試之道六事 ,服 吐納 、存 煙霞之道九事,衆真授訣三則; 卷下有誦《黃庭經》法 以及[[ 張天師]] [[ 魏夫人]] 法, 還有 入靜燒香禮拜、書符上章、請天官兵將驅鬼消災等 法術 《登真隱訣》被視爲魏晉 教成仙的秘訣,是學習修真 訣的道書。北宋真宗時期編撰的《太平御覽》徵引《登真隠訣》佚文多達二十三條 敦煌文書P.2732中有抄本殘卷一件。 《[[真誥]]》、《[[南嶽魏夫人 傳]]》、《[[玄洲上卿蘇君傳]]》、《[[真跡經]]》等道書 ,也引錄《登真隱訣》所 道法
 
==相關條目==
 
==相關條目==
 
*[[陶弘景]]
 
*[[陶弘景]]

2015年12月30日 (三) 16:02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登真隱訣
編  著:陶弘景
卷  數:三卷
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遜字號
涵芬樓本第193冊
新文豐本第11冊
三家本第6冊
道藏提要:編號420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洞真上清經
第2冊
 

《登真隱訣》,由南朝齊梁道士陶弘景所撰。該經採摭前代道書中的諸真經訣及養生術,以為學其經訣者當由階而登真,以此證明古有神仙之事。《舊唐書》卷四十七〈經籍志〉著錄陶弘景撰《登真隠訣》二十五卷,《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志〉著錄陶弘景撰《登真隠訣》十五卷,宋王堯臣《崇文總目》卷九〈道書類〉著錄《登真隱訣》六十卷。《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則收錄題爲「華陽隱居陶弘景撰」《登真隱訣》三卷:卷上論佩符思神之法,有書寫佩帶〈太極帝君真符〉、〈太極帝君寶章〉、存思人首九宮真神等法術;卷中述朝拜、攝養、施用、起居之道三十七事,誅卻精魔、防遏鬼試之道六事,服御、吐納、存注、煙霞之道九事,衆真授訣三則;卷下有誦《黃庭經》法,以及張天師魏夫人法,還有入靜燒香禮拜、書符上章、請天官兵將驅鬼消災等法術。《登真隱訣》被視爲魏晉道教成仙的秘訣,是學習修真法訣的道書。北宋真宗時期編撰的《太平御覽》徵引《登真隠訣》佚文多達二十三條,敦煌文書P.2732中有抄本殘卷一件。《真誥》、《南嶽魏夫人內傳》、《玄洲上卿蘇君傳》、《真跡經》等道書,也引錄《登真隱訣》所載道法。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176頁。
  2.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49-250頁。
  3. 李養正:《道教手冊》﹝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