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终结者:中国早期的道教医学
疾病终结者:中国早期的道教医学
|
内容简介
在当代台湾,我们看到许多宗教团体介入医院的经营,看到民众生病时求神也求医的行为模式,也看到各种“养生”功法的风行。这些,都显示了医疗和宗教在台湾社会中纠葛不清的境况。这并不是现代才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性。这种习性的养成,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第二至第六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当时瘟疫横行的期间,各个宗教积极以医疗布教;而“道医”的出现,更将中国医学带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带给汉人社会深远的影响。金炉炼丹,炼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道教医理。从修身道士到救世良医,从炼丹养生到治病救疾,从调和阴阳的房中术到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追求,道教医学看似神秘,却是中国人疾病观与身体观的重要根源。
目录
- 文明丛书序
- 自序
- 引言:台湾现象
- 瘟疫横行的年代
- 道教的现身
- 东汉王朝的衰亡
- 瘟疫的冲击
- 瘟疫的蔓延
- “复诊”瘟疫
- 传染病与流行病
- “病因”试探
- 挑战与回应
- 痛苦与迷惑
- 以文学疗伤
- 艺术的镜照
- 旧规范与新思想
- 医疗之必要
- 医者与医术
- 巫者与巫术
- 道经释病
- 医疗布教
- “道医”形象
- 甘始:养生专家
- 封衡:青牛道士
- 董奉:杏林神医
- 戴昞:印章除魅
- 石春:断食行气
- 李脱:鬼道疗病
- 吴猛:符水断疫
- 诸葛糸林:咒水涤疾
- 寇谦之:符章厨会
- 刘忄昼:长臂采药
- 顾欢:诵经用印
- 邓郁之:用印治病
- 严智明:诵经安眠
- 孟景翼:上章首过
- 许明业:营建功德
- 李令称:建斋忏谢
- 因病入道
- 由“凡”入“圣”的考量
- 病中遇“道”
- 病而求道
- 病中修道
- 习医因缘
- 营生之道
- 自救之道
- 成仙之道
- 结语:传统或现代
- 附表
- 参考书目
- 图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