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口仪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焰口仪,本是佛教的超度仪式,但历史上也有人将道教的施食科仪称为“放焰口”。佛教认为凡堕入饿鬼道者,由于生前业力所拘,喉细如针,滴水难咽,凡食物近口,口中便自会喷出火焰,烧焦食物,所以饥饿难捱,烦恼不已。只有施以法力,使熄灭火焰,开大咽喉,才可解脱。这种超度仪式叫做“放焰口”,简称“焰口”。佛教焰口仪是唐玄宗时僧人不空翻译而来的词语,其核心是放焰口、开咽喉,为饿鬼施食。道教所谓放焰口,则是指道教的施食炼度仪式。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记道教中元施食,就是道教最早的施食炼度。施食炼度的要义是祭炼。祭,即设饮食以破其饥渴;炼,即以精神开其幽暗。道教认为人死魂升魄降是死亡的正常现象,但有的魂魄不能升降而沦滞于昏冥之中,难忍饥渴黑暗之煎熬,而经道法设斛食祭炼之后,沦滞之徒释然如冰消冻解,复其本真而升于高明。道教的施食科仪包括施食、超幽、炼度三项内容,三者又是互为联系的。总之,道教的施食炼度不仅使亡灵解脱饥渴之苦,而且法师以阳气阳神炼去亡灵的阴质和精神缠缚,使亡魂得以早升仙界。

参考文献

  1.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三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2. 张泽洪著:《道教神仙信仰与祭祀仪式》(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