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濟世度人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9月19日 (六) 14:09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立功於社會和功成身退

道門對社會的治亂,素來關切,老子提出的社會理想,《太平經》提出的太平理念,都包含著清除社會弊病的內容。必要的時候,道教中人也將這種清除社會弊病的吶喊付諸行動。太平道和早期的正一盟威道教,都曾這樣做過。魏晉之後,時勢變遷,道教很少以自身的組織直接參與社會政治,但仍然以自己的影響和行動,積極地為社會服務。

丘處機的往大雪山見成吉思汗就是個鮮明的例子。丘處機本來在山東修道和教訓徒弟,時成吉思汗西征,駐軍於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內),派使節來召。其地離山東不知幾萬里,更值戰亂,路途凶險可知。但丘處機本著「欲罷干戈致太平」的宏願,不顧自己年近八十的高齡,毅然前往。從1120年起行,歷盡艱險,直到1122年3月才到達大汗行營得到召見。他在進言大汗時,每以「除殘去暴」為心。據《元史.釋老志》記載太祖(成吉思汗)正西征,天天從事攻擊戰鬥,處機每每說「凡想統一天下的,必定在於不嗜好殺人」。問及治理天下的方針,則回答以「敬天愛民為本」。[1]得到成吉思汗的讚賞。及回程時,丘處機又利用大汗所賜的聖旨、虎頭令牌,頗做了些有益於民生的事。當時,元兵踐蹂中原,河南河北尤嚴重,民眾被俘虜捕捉,沒辦法逃脫性命,丘處機回到燕地(今北京市)後,派其徒弟持諜招求被俘淪為奴隸的民眾,多至二三萬人。不過與許多汲汲於用世,謀取榮華或名聲者不同,道教徒遵守老子「功成身退」的教導,待做完好事,常立即退隱,而不居功,不恃以為傲。

維護民族文化

中國是幾千年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長期以來處於先進地位。中華民族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異族入侵的情形。這些異族或最終被我驅逐,或者受我中華文化之燻陶,成為我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員。當著外族入侵之時,我民族文化一時岌岌可危,道門高士往往以保留與復興我先進文化為己任。北魏時寇謙之向北魏太武帝進獻大道,許其為太平真君,目的之一,便是以中華先進文化教化後進。兩宋之際,北方為女真族政權所統治,王重陽創立全真教蕭抱珍太一教,「遠法漢儀,近追前代」,劉德仁真大道教,都具有保留民族文化的良苦用心,所以當時的中原遺民,頗有信向,並從中覓找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我台灣期間,大力推行所謂「皇民化」,企圖泯滅我同胞的民族精神,強制毀滅道教神像。但一旦光復,道教廟宇很快恢復,表現出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珍惜和保衛。近代,華人足跡遍布於全球,華人社區中常有道教或道教神祀。道教已成了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救人性命為上功

度人經》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是貴生的宗教,在其濟世度人的宗旨中,救人性命具有突出的地位。葛洪也說:「道門以救人活命為上功。」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序》中說:「人命最貴,重於千金,一方藥濟人病痛,功德過於千金。」[2]所以他將編纂的藥書稱為「千金要方」。正由於這樣,道門中人,往往精研醫道,擅長藥物學(本草學),經常義務為人治病,或只受極低廉的酬金。現代社會,不少道觀尚保留著設立診所、醫院,或者道長研究醫技為人治病的優良傳統。

指點迷津,去除不良觀念

濟世度人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發揮道教的教化功能,推行大道之理於社會,使道教文化為一般民眾所享用。歷代有識之士也都肯定,道教的宗旨在使人「澡雪精神,擺去俗累」。道教尊為孚佑帝君的呂洞賓,便以既解救人們現實困難為心,同時也常常警示世人,幫助人們擺脫各種俗見的束縛。香港地區流傳的《呂祖無極寶懺》借呂洞賓祖師之口,批評頑愚、自以為聰明、無知、愚忠、凶邪、貪淫等等錯誤思想和言行,勸導人們滌除身垢,共獲福因。清代全真龍門派高道王常月在開壇說法時,列二十義項,濟度眾生為其中之一。同時他又提出,度人先須度己。要想度人,自己必須消除迷悟,了徹大道。這就是說,要想度人,先要自身嚴格要求,用自己的偉大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民眾,引導民眾。

此外,道教還通過舉辦各種宗教活動,提供各種宗教服務,例如舉辦各種齋醮,溝通人神,和順陰陽,以為民祈福消災。

註釋

  1. 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
  2. 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參考資料

  1. 《老子》
  2. 《太平經》
  3.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