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意为“洞穴”,为道家隐士所喜居处,如道经多记道士“岩居穴处”。又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载:“通,洞也,无所不贯,洞也。”故“洞”亦有贯通之意。后道教地理有“洞天”一词,在字义上可引申为“通天”意思。唐代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序〉文中指出:“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故道教认为进名山可通神。在唐代,道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洞天福地”地理系统,如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说。此外“洞”亦被引伸为道经分类的“三洞”系统:“洞玄”、“洞真”、“洞神”。

参考文献

  1.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见《道藏》,第11册。
  2.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见《道藏》,第2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