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一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泰一,中國古代宗教與哲學術語,亦作「太乙」、「太一」,主要有如下幾種含義:

  1. 星名。戰國中期的《石氏星經》有「太一」、「天一」兩星官,《韓非子‧飾邪》有太一星宿之名。《史記》之〈天官書〉與〈封禪書〉、《淮南子》、揚雄〈甘泉賦〉皆載太一星官之名。而自《史記》、《淮南子》之後,太一被視為中極星、北極星,為五星官之一,居中,其星宿地位得以提高。
  2. 天神名。太一被視為天上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歌》中,作「東皇太乙」。在《楚辭》中,太乙被視為天上神加以崇拜,如〈九歎遠逝〉言:「北斗為我折中兮,太一為餘聽之。」此太一不僅為天上星宿,而且被視為崇高的天神。
  3. 道家所稱的「道」,代表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如《呂氏春秋》〈大樂篇〉曾把「太一」與「道」畫上等號,《淮南子》〈詮言訓〉云:「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這是把太一視為萬物之根源,與「渾沌」同義。日本學者津田左右吉撰〈太一〉一文認為太一有二義:一為陰陽之本元、宇宙之根柢,二為宇宙的太初,亦視太一與道、混沌同義。窪德忠甚至認為「道、天、地、神」均由「一」產生。
  4. 山名,即終南山。

參考文獻

  1. 胡其德:〈太一與三一〉,《東方宗教研究》,1993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