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一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泰一,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术语,亦作“太乙”、“太一”,主要有如下几种含义:

  1. 星名。战国中期的《石氏星经》有“太一”、“天一”两星官,《韩非子‧饰邪》有太一星宿之名。《史记》之〈天官书〉与〈封禅书〉、《淮南子》、扬雄〈甘泉赋〉皆载太一星官之名。而自《史记》、《淮南子》之后,太一被视为中极星、北极星,为五星官之一,居中,其星宿地位得以提高。
  2. 天神名。太一被视为天上神,最早出现在《楚辞‧九歌》中,作“东皇太乙”。在《楚辞》中,太乙被视为天上神加以崇拜,如〈九叹远逝〉言:“北斗为我折中兮,太一为馀听之。”此太一不仅为天上星宿,而且被视为崇高的天神。
  3. 道家所称的“道”,代表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如《吕氏春秋》〈大乐篇〉曾把“太一”与“道”画上等号,《淮南子》〈诠言训〉云:“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这是把太一视为万物之根源,与“浑沌”同义。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撰〈太一〉一文认为太一有二义:一为阴阳之本元、宇宙之根柢,二为宇宙的太初,亦视太一与道、混沌同义。洼德忠甚至认为“道、天、地、神”均由“一”产生。
  4. 山名,即终南山。

参考文献

  1. 胡其德:〈太一与三一〉,《东方宗教研究》,1993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