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教派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民间教派,它是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结成的秘密宗教结社组织,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不为统治者所允许,常遭到当局的取缔和严厉镇压,所以往往处于秘密和半秘密状态。秘密宗教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宗教理论,其理论常常杂采流传于民间的佛教、道教内容以及儒家的伦理学说,糅三教于一炉。秘密宗教采用宗教结社的形式,要求广大信众吃斋念经、坐功运气、聚众礼拜,其教首往往向信众许诺:加入其教门后不但可以消灾祛病,甚至可以避劫飞升、成仙成佛。民间教派也多有自己的经典——宝卷。宝卷原是佛教向世人传教的通俗经文或宗教故事,秘密宗教借用了这一形式来作为自己教义思想的载体,其内容大都通俗易懂。秘密宗教盛行于元明清三代,其中以清代最为繁盛。清代有明确记载的教门名称即达一百多种,其中有很多同名异教或异教同名的现象。明清以来比较著名的秘密宗教有白莲教、罗教、黄天教(又称黄天道)、闻香教、弘阳教(乾隆朝后改称红阳教)、大乘教、八卦教、青莲教等等,不胜枚举。历史上,秘密宗教曾多次揭竿而起,以武力对抗当时的政权,强烈地震撼了封建统治。民国以后,秘密宗教转为近代的会道门,其活动更为活跃。

参考文献

  1. 濮文起:《秘密教门: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溯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 郑永华:《清代秘密教门治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